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天桥两边——记广州“陈田村”

(2023-09-19 11:53:39)
标签:

陈田村

广州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分类: 生活杂谈

覃立

    记得上次来广州有感而发而作文还是七八年前去华南师大考博的时候。这次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北校区)培训出国英语已有一周,学习之余去学校周边逛了逛,觉得广外北校区所在地“陈田村”其实挺有意味的,值得一写——或许身在其中的人并没有觉察到这个村子隐含的社会象征意义。  

首先介绍下广外这个学校吧!虽然这所学校既不985也不是211,但它特色突出,是原国家教委(现教育部)直属的三所著名外国语大学之一(另外两所分别是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是华南地区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外国语言文化、对外经济贸易、国际战略研究的重要基地,也是广东省属重点大学,每年的高招分数线也是相当之高。该校共有3个校区,其中北校区位于白云山脚下,类似于岳麓山下的湖南大学,校园内绿树成荫,小桥流水,鸟语花香,环境幽雅。这也是我此次广州之行的目的地。

【原创】天桥两边——记广州“陈田村”

【原创】天桥两边——记广州“陈田村”

【原创】天桥两边——记广州“陈田村”

在广外北校区随处可见外国留#学生,尤其是black朋友居多据资料显示,该校外国留#学生达11000人多。同时,这里也是全国11所教育#部指定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之一。每天,全国各地想要或即将出国的人员,都在此地进修或培训。得益于中国国际交流的进一步加深,以及“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这所学校越来越受到学子们的青睐,前来进行各种语言培训、留学深造的中外学生也越来越多,学校在行业内的地位也越来越稳固和抬升。我想,如果当初芷芯没有从这所学校退学,恐怕出国的时间得提前好几年。

【原创】天桥两边——记广州“陈田村”

其次,介绍下广外北校区所在地的“陈田村”。虽然它只是中国的一个村,却被人称为“汽车的天堂”、“汽车界的华强北”,也有人叫它“拆车之乡”、“神奇的汽配城”,因为全国各地的走私车、二手车、报废车、事故车、泡水车被大卸八块后,各种配件集中于此。宝马、奔驰、奥迪、宾利、法拉利、兰博基尼……全球各种车型的汽配在这里应有尽有,而且价钱还超低。

【原创】天桥两边——记广州“陈田村”

【原创】天桥两边——记广州“陈田村”

【原创】天桥两边——记广州“陈田村”



这个国内最大的汽车零配件集散地其实就在广外北校区的北门附近,只隔了一条六车道的马路,跨过一座不到150米的天桥就到。当我无意中跨过天桥进入到村子核心地带时,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典型的“城中村”。之所以说它典型,是因为这里与大多数的“城中村”的景象相似污水横流、垃圾遍地、道路逼仄、电线乱拉,但同时也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各种商铺分列街道两旁,高音呐叭哇哇乱叫,霓虹灯璀璨夺目、色彩斑斓。

【原创】天桥两边——记广州“陈田村”

行走此间你能听到在通用的普通话中夹杂着广东话、客家重庆话长沙话南昌话等各地方言。从各式餐馆的招牌上你也能找到全国各地的小吃:重庆麻辣烫、常德米粉、东北饺子馆、河南烩面、长沙臭豆腐、潮州炒粿、沙县小吃……当然,最多的还是广东本地的特色美食化州香油鸡、湛江白切鸡、隆江猪脚、连州煲仔饭等让你不禁感叹,不愧是在堪称“吃都”的广州。除了各具特色的餐馆,超市、药店、菜场、物流等商铺一应俱全,能充分满足生活在这里的人所有需求甚至在不断发展中,不大的城中村还自发、默契地形成各自的功能区,诸如服装一条街、美食一条街、物流一条街等。

【原创】天桥两边——记广州“陈田村”

【原创】天桥两边——记广州“陈田村”


在这里逛街,你会发现大量的年轻人面孔,满脸朝气的小伙,拧出水来的姑娘,有的甚至未脱稚气,但却大都打扮得入时新潮。身在其中,甚至勾起了读初中的记忆,不禁又是一阵感怀

【原创】天桥两边——记广州“陈田村”

    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基尼系数超越警戒线,仇官仇富、社会戾气等负面情绪也日益增多,如何减少社会阶层的鸿沟是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难题。不知道以前有无社会学者关注过“陈田村”的这一独特的社会现象:不管你是中学毕业就背井离乡,打拼挣钱的打工仔,还是怀揣着出国愿望,默默苦读的高端人才,都能在这里安心地追寻梦想并看到希望。而这两者之间只隔了一座短短的天桥,天桥两边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轨迹。

    或许这正体现了广州这座城市的包容性,它能让不同地域、不同层次,甚至不同肤色和种族的人都能在这个社会安下心来,融入当地圈子和文化,找到自己的事业以及人生的目标,并获得深层次的满足感。当然,必要的强制手段和威慑力量还是要保持的,在路上我也见到了提着警棍,身着制服,列队巡逻的社区保安。

不同的人生各有精彩,即使有可能“你努力的天花板只是别人的起点”,但我们没有必要抱怨不公,因为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绝对的公平。“社会阶层”出现了好几千年,是客观存在,也是必须存在的。如果没有了各阶层间的流动,整个人类也就失去了奋斗和前进的动力。我们应该这样想:一代一代慢慢来,我祖上三代都没放弃希望,我没有理由绝望,或许下一代就能跨过这座天桥。

2017年7月8日于广州柏悦公寓。

 

注: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