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用右侧身体的大力弓曲带动鞭打

标签:
转载 |
转肩带动鞭打一文已经详细的分析了,在下杆的第二阶段,转肩是如何使左右手臂错动去转动球杆从而形成鞭打击球。文中提到的转肩带动杆身转动形成鞭打的动作要点之一有:身体要大力转肩以使右肩尽量下垂、左肩尽量上升。并建议用弯式挥杆法产生的转肩比较适合。
在实际应用的时候,由于上文分析中着重强调转肩的驱动作用,又由于在一个系列的动作中当人专注于某个动作的时候,往往容易忽视其他的动作,由此误导一些人(包括本人)顾此失彼而忽略了下身用力的作用,其结果自然是一段时间的郁闷和苦恼。
其实,通过弯式挥杆法的分析,下杆第二阶段肩的大幅转动来自下身参与的身体右侧向目标方向的弓曲,并且,鞭打阶段肩转动的平面与身体向目标弓曲的平面已经基本在同一个平面,见图一示意。这样,在我们明白了转肩能带动鞭打以及转肩由身体右侧向
目标的弓曲带动之后,完全可以把转肩带动鞭打的意识改为身体右侧向目标方向的弓曲带动左右手臂上下错动形成鞭打。由此可以避免走一段为形成鞭打忽视下身发力而造成仅转肩发力挥杆的弯路。
在一定的条件下,以右侧身体向目标方向的弓曲带动手腕错动从而转动球杆也是符合结构变形规律的。
图二左为一个可大幅度弯曲变形的橡胶柱,柱上端牢固固定一根短梁,梁两端各按铰链方式吊一根短杆,两短杆的端头再铰链上一个长杆,橡胶柱顶端可以转动但不容许移
动。在图二右,当橡胶柱在测力作用下发生向右的弓曲的时候,柱顶的短梁的随同转动将拉动右边的短杆向上同时推动左边的短杆向下,两短杆的上下错动带动长杆形成以杆上两连接点的中心为圆心的转动。
以上图例类似我们挥杆下杆第二阶段的用力及运动状态。在挥杆下杆第一阶段完成,由于之前身体左侧向目标的弓曲,球杆在转动的手臂的带动下保持与左手臂基本固定的角度转动到基本水平的位置,身体重心已自动移向身体左侧。此时,释放固定球杆与左手臂夹角的手腕,身体各部件及球杆状况基本如图三左所示。当身体在早已蓄势待发的右
胯的推动下再次大幅向目标弓曲的时候,其结果也同样会自然形成左手的大力向上提拉球杆以及右手的大力向下推挤球杆,抽鞭式挥杆就可以这样形成了,如图三右所示。需要注意的是这时左手是被抽拉而右手也是被推挤,否则又会误导用手发力打球了。
在高尔夫赛事的电视转播中,看明星们的短杆挥杆以及小幅度的试挥杆可以容易感受到这种向目标弓曲右侧身体轻松带动鞭打的挥杆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