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天才靠勤奋而不是靠先知

(2012-12-26 23:08:01)
标签:

转载

准确、中肯

 天才靠勤奋而不是靠先知

 

    有老师推荐给我看新浪网的一篇报道,题目是《湖南女孩通过网络学打高尔夫 靠自学晋级两场大赛》,他们说看后既高兴又纠结。高兴的是,文章中被报道的主人翁是我校05届毕业的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高尔夫方向的学生,名叫史娅兰,目前是中国的职业球员;纠结的是,文章在描述史娅兰当时在学校就读的情景时,有不太客观的地方,用老师们的话说就是有贬低学校抬高自己的嫌疑。

    由于我负责学生工作,对史娅兰同学的情况比较熟悉。

    史娅兰是我们学校2002年首届招收的体育大专生,他们入校的时候就读的是娱乐体育系。时任系主任的谭受清教授,原来是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院长,退休后被学校聘请来创办涉外的体育教育。谭教授在大学工作了几十年,具有丰富的经验和自己的办学理念,也深谙当下体育专业教育与社会对人才需求之间的基本状态。他认为涉外要办体育专业,与其向师大等公办学校看齐,还不如发扬民办学院的优势,另辟新径,走自己的路,创自己的品牌,于是定位于娱乐体育。他的这一想法与董事长张剑波的思考不谋而合,创建之初,董事长亦提出来是不是可以将高尔夫作为一个方向,即涉外的体育教育瞄准新的目标,重点发展高尔夫教育,先期做到人无我有。这一提议得到了谭主任的赞同,也得到了时任校长的张楚廷教授的首肯。旋即,教务处跟进并进行了论证,向省教育厅递交了开设高尔夫教育的申请报告,鉴于当时高尔夫没有列入批准的专业目录,于是就确定作为高尔夫方向,挂靠在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批复下来后,2002年寒假学校就选派了部分运动基础和身体条件较好、具有较高素养的年轻体育教师赴长沙青竹湖国际高尔夫俱乐部参加速成培训,整个假期吃住都在球场附近的农家,条件十分艰苦。尽管他们原来没有接触过高尔夫球这项运动,但通过一个假期的努力,至少可以说对高尔夫这项运动和有关技术算是“脱盲”。由于大家都明白开学后将会担负高尔夫技术的教学,因此,老师们只争朝夕,除了参加实际培训外,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搜集了大量高尔夫方面的资料,还通过各种渠道购置高尔夫方面的书籍,加紧了自学和钻研。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谭受清教授非常重视教师的课余培训,充分利用周末和空堂,采取了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如采取“请进来、走出去”,聘请国内知名的高尔夫专业人士担任兼职教授并来校讲座;常年定期举行周末的教师技术培训和教研活动;开展高尔夫公开课听课评课活动;不定期的组织专业课教师下场打球等,来提高大家的教学水平。尤其是假期,不管是寒假还是暑假,都会被利用起来,安排十天半月的教师集中培训,或聘请国内外高尔夫资深教练前来辅导,或邀请高尔夫球会的高层领导进行讲座,或在教师内部自己开展交流,把理论学习、技术教学与探讨和下场打球等实践活动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从2002年起直到2008年从未中辍,见到了明显的成效,目前青年教师在标准杆72杆上下正负5杆的大有人在。

2002年开始创办娱乐体育系时,由于定位还没有明确的指向高尔夫,仅从娱乐体育的角度来安排教学计划,因此内容比较宽泛,比如网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甚至钓鱼、竞技麻将都有课程安排。2002年下学期开始安排了高尔夫的教学内容,但教学条件确实比较简陋,学校还没有专门的练习场,教师们就自辟场地,利用学校的空坪绿地进行空挥杆的教学。为了使学生找到击球的感觉,老师们也想了一些办法,利用破了的乒乓球,或制作纸质小球取代高尔夫球等,使学生初步的掌握挥杆技术。2003年,为了更好的突出办学特色,学校将娱乐体育系正式更名为高尔夫系。同时,租用了离学校有几十公里远的长沙望城县百果园内的高尔夫练习场作为教学场地,上课时就安排校车接送。2004年,学校校内的48个打位的高尔夫练习场竣工,使高尔夫技术教学有了基本的场地保障,虽然这还远远不够,但在当时全国范围内,却屈指可数。

自从有了自己的练习场,高尔夫系在课时安排上对高尔夫技术教学采取了适度倾斜的作法,一周至少安排有8个课时的教学,每个学期安排144课时,这还不包括高尔夫运动队的每天2个课时的业余训练。如果是高尔夫运动队的学生,一个学期下来,从事高尔夫技术练习的时间至少在180课时以上。当时谭受清教授很重视代表队的组建和训练,每个班、每个年级都有自己的代表队,加上学校的代表队,梯次分明,衔接有序,班级、年级代表队技术进步快的队员,就会被挑到学校代表队。据统计,届时参加各级代表队训练的学生几乎占到了学生总数的30%,同时,以他们为核心,带动了整个技术教学不断走向深入,促使全系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这一理念,后来被称之为“竞技优先”的原则,即重视高尔夫技术的教学,注重高尔夫技术水平的提高,用技术教学来带动其它课程建设与教学。这一理念之所以能被时间和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源于对我国高尔夫运动发展现状的透彻分析,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我国通过高尔夫专业教育的毕业生的技术水平远远落后于国外高尔夫发达国家开始从事高尔夫专业学习时学生的技术水平,基于这样几乎是“零”的起点,难道我们不应该加强技术教学环节吗。

史娅兰当时所处的学习环境,正是学校由专业教育缺乏定位到最初确定;从场地设施条件简陋到初步具有;从专业师资接受培训到迅速提高这样一个充满矛盾、不断转折但发展迅猛的时期,要求她能把握趋势,分辨主次,比较客观的对待现实显然是有点勉为其难。

客观的说,史娅兰在2002年下学期开始接触到高尔夫运动,至少是开始学习了空挥杆。2003年,去百果园练习场将空挥杆变成实际挥杆。2004年学校建成练习场后,史娅兰成为了学校高尔夫运动队的队员。同年4月,史娅兰、吕艳萍等代表我校首次参加了在青竹湖举办的中国VOLVO业余选手赛湖南赛区的选拔赛,分别获得了女子组总杆第一名和第二名的优异成绩。由此可见,史娅兰在校时已经成为了我校女子选手中的佼佼者。这一点,《湖南女孩通过网络学打高尔夫 靠自学晋级两场大赛》一文没有交待,是史娅兰不愿意提及,还是她已经忘却,不得而知。该文则以史娅兰说的一句话我们读到第三年便出来实习了,那个时候,我的脑子里对高尔夫还是一点都不清楚。”作为一个职业球手,反思当时“一点都不清楚”应当是客观的,一点都不为过,可能当时获得的成绩与自己现在的成绩相比确实算不了什么,而刻意对这一段我们认为原本精彩的校园时光一带而过。

史娅兰初次就业是去了东莞中信常平高尔夫俱乐部,后来转到惠州嘉宝田高尔夫球会做销售,业绩相当不错,我们经常以她为成功案例对学生进行就业辅导,不想几年后,史娅兰走上了竞技高尔夫的路子,而且小有名气,我们打心眼的为她高兴。成功的后面是勤奋,史娅兰有天赋,但有天赋的不一定能成功,还必须勤奋。史娅兰成长的道路可以成为一个成功的案例,激励学弟学妹向她学习,向她看齐。

有机会,我们欢迎史娅兰回母校看看。

衷心祝愿史娅兰百尺竿头更上层楼。

 

 

 

 

http://s5/mw690/5517216axd1adb16e0464&690

图为史娅兰在大学学习时担任2004年第十一届世界旅游小姐高尔夫赛事的临场翻译和球童(右第二人为史娅兰)

http://s3/mw690/5517216axd1adb6553e42&690
史娅兰就业临行前的合影(前排左一)


http://s4/mw690/5517216axd1adb7379393&690

史娅兰大学学习时服务第十一届世界旅游小姐高尔夫赛事时与老师同学们的合影(前排右第三人为史娅兰)

 

 

 

附关于新浪网史娅兰的报道

http://sports.sina.com.cn/golf/2012-12-19/09076344479.shtml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