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参加学生选项座谈会有感
(2009-05-05 23:03:37)
标签:
就业求职座谈会体育专业职业规划广州教育 |
分类: 学术随笔 |
作者:覃立
我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大二学生即将面临选择专项的问题。结合学校硬件设施、课程设置、师资力量等方面的不足与滞后,到底选何种专业?在这个问题上确实令我们许多学生感到困惑。这次师生座谈会就此问题展开了探讨。下面是我会后的一点感受:
在座谈中,我注意到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在强调“兴趣”对专项选择的重要性,主张从兴趣出发来选专项,我对此持保留态度。体育对别人来说是休闲、娱乐的工具和手段,但对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却是职业,是谋生的手段。所以,选择专项不能完全凭兴趣来左右。能够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当成职业,这当然是非常幸运的事情,做起来也事半功倍,但现实往往逼得你选择那个你并不十分想干的职业。否则也就不会有那么多“职业倦怠”的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也很多,爱因斯坦的正规工作是瑞士专利局的小职员,他在1905年发表的改变21世纪物理学面貌的5篇论文全是在业余时间里创作的,还有在中学干杂货的华罗庚,当中学教员的道尔顿……
如何择业、就业学问很大,影响因素也很多,比如生理条件、家庭条件、社会关系、求职意向等等。所以,“职业规划”在高校一般是作为一门课程来教的。以求职意向来说,一个学生毕业后想去广州找工作,那么他就应该先了解广州的就业结构与形势,广州需要什么样的体育人才。据我所知,广州人喜欢打羽毛球,那么他就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羽毛球专项的学习上;如果他想去大连,那么就可以选择足球专项。再比如有些学生可以选择或自学冷门的专项,如轮滑、攀岩、户外拓展等等。我是教《体育市场营销》这门课的,课堂上教的很多营销策略也可以借鉴到职业规划里面来嘛!比如市场细分、市场选择、市场定位、差异化营销、补缺营销等等。你自己,就是最好、最重要的营销产品。
如果我们过于强调兴趣、爱好的重要性,仅以此作为择业、选专业的依据,就会作茧自缚,陷入误区。现实中,有许多人并不十分喜欢自己的职业,但他们在岗位上已然做得很好。这是因为很多情况下,是你需要工作,而不是工作需要你,尤其是第一份工作,更何况是在目前大学扩招、金融危机的现状之下。
另一个关键点就是学校硬件设施不足的问题。这确实已成为阻碍我们学生们专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我赞成在合理、实际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提出改进建议与措施,督促学校加大投入,对场地、设施进行改建、扩建和增建。但请记住,环境永远不是唯一和主要的借口。成功没有借口,只有行动。平庸的人只能做力所能及的,成功的人却能挑战现实,超越自我。改变能够改变的,适应不能改变的,这才是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