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体育与文字

(2007-09-23 12:52:58)
标签:

教育杂谈

分类: 学术随笔
 体育既然是一种文化,我们就可以拿它与文字来做比较,因为文字是人类特有的,体育也是人类特有的。
      不同的地域的不同民族会不约而同地创造出可供交流的文字,虽然形式不同但功能一样。可见文字是人类必须的,是共通的东西。而体育也应该有类似的创造过程,即不同的民族创造出不同形式的“体育”(姑且通称为体育)。有谁能说文字起源于何地(或某个国家)吗?不能!同样的,我们也不能说体育产生于何地(或某个国家)。因为很有可能体育的产生是各个民族同时创造的,只是形式不能罢了。
      事实证明也是如此。中国文明历来就不缺乏对体育的论述和重视,并有自己的完整体系和独特见解。各个民族也有自己的锻炼方式与方法并有鲜明的特征。(比如地域、环境、习惯、文化等特征)。但是不管形式如何不同,其体现的内在的本质的某种东西却是相通的。我记得有人说过,把体育从人类文明中拿走,过不了多久还会产生类似的东西。
      以上观点就是要证明我们“构建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为本源的体育教育体系”的必要性。因为体育的形式和文字一样理应是不同的,这种不同是建立在不同生活习惯、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地域环境、不同价值观等诸多差异之上的。是经过时间的积累的。我们只需要保持体育的本质的东西(本质到底是什么还有待争论)就可以了。正如语言是用来交际的一样,而用不在乎你是用英语还是中文。
      近现代中国的体育教育放弃了中国原有的传统体育形式而去模仿和照搬国外的模式,这是走入了歧途。国外体育的产生有其自身的条件,一味模仿照搬可能会画虎不成反类犬。再者体育与其他文化现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特有的大文化和大背景应施行符合本国文化的体育教育。因此正确的做法只能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就是为什么要“构建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为本源的体育教育体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