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研精覃思
研精覃思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426
  • 关注人气:24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建构以中国传统优良文化为根基、为本源的体育教学体系

(2007-09-23 12:52:04)
标签:

教育杂谈

分类: 学术随笔
 一、现有体育教学模式与体系的弊端
现有体育教学模式与体系基本上是以国外(主要是前苏联)经验和既有成果为蓝本的,模仿痕迹太重,缺乏中国特色,难以符合中国现有的实际情况。虽说现存的模式与体系在上世纪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那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该模式与体系已经呈现出诸多弊端并使体育教育出现严重的异化现象。可以说,现有的体育教学体系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理论的提出
    针对以上弊端与不足,本人认为有必要对现有的体育教学体系进行一次深刻的反思与批判,并独创性地提出了“建构以中国传统优良文化为根基、为本源的体育教学体系”。其核心思想,就是把中国传统的健身养生的方法、理论、体系、思想等等,结合时代特点加工整理后形成一套完全有别于现有教学体系的崭新体系。
二、核心竞争力(strength)
①中国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化,其中不乏经典、深刻的健身养生方面的论述,如传统的导引、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道家的“自然养生观”、阴阳平衡与和谐的养生观等,完全能够加以发掘整理后结合时代特色予以扬弃。更重要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心性修养,注重天人调和,强调养生生活化,强调慎独,强调大道自然。这也完全符合现代体育教学呼唤“人的回归”的理念。
②中国传统文化在亚洲已经成为强势文化,也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与好奇。以此为依托建立起来的体育教学体系必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也必将为亚洲各国仿效,这将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
四、时机(opportunity)
本体系的提出适逢政府提倡“建设和谐社会”和“以人为本”的大背景。国内教育界也正为教育改革进行激烈的争论并呼吁需要加强人文教育,提高人的人文素养,提出注重“人文建设”的理念。体育界更是在反思过去以自然科学的方法为主要研究范示的利弊。以上这一切都为新体系的建构提供了极为适宜的社会环境。
五、不足(weakness)
该设想能否得以实现取决于高层的认同与否以及广大体育工作者的素质水平,且后者的问题更为关键。现有体育教师,尤其是基层体育教师理论创新意识不强,科研能力偏低,大多数还是一种“卖艺式”教学,这就难以胜任新体系的推广与传播的任务。此外,本理论尚须自我完善与修正。
六、潜在威胁(threat)
主要威胁来自于一部分体育工作者的惰性和认识偏差,现有的模式体系根深蒂固、积重难返。本体系就是要从根本上对体育教学做颠覆式的变革,其难度可想而知。其中必有置疑、反对与抨击。即使本体系得到了认可与确立,也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具有开拓精神的体育人共同完成。因此,本体系也有可能沦为“乌托邦”式的臆想。
七、目标
本人的目标就是使体育界普遍接受和认同新体系。即使不能成为体育教育的主流思潮,也应该成为体育教学模式的可供选项之一。让教师能够自主选择以哪种模式或者体系进行教学。
八、策略
要使本体系具有现实意义是一个繁复的大工程,既要有长期的策略,又要有短期的计划。长期策略是走上层路线与基层推广想结合。也就是说既要使决策层肯定本体系又要积极向教学第一线介绍本体系。短期计划则是通过学术研讨会、发表文章、、专家座谈、同行交流等形式予以推广。
九、控制
    要防止本体系过于空洞,留于形式,并需要不断地丰富、完善本理论,不断地寻找新的支撑理论,保证本体系向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避免以偏概全、陷入完全否定、抛弃现代科学的误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