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子
(2013-12-26 21:48:56)从下午一点半开始我就在老家一个项目的售房部和一帮人喝茶,一直喝到现在,而我项目的工作人员在忙上忙下地催缴已经购买房屋的客户缴纳房款及费用还有一些资料。
有一个在喝茶的朋友说:你们下面的人那么咱们在这喝茶合适不?
有什么合适不合适的,不同的人办不同的事。该忙碌的忙碌,该喝茶的喝茶,喝茶也是工作。
这不由得使我想起了最近比较流行的一个词汇——圈层。
在回到老家漯河时,我每天的主要工作无外乎是三部分:1)同合作客户聊天沟通;2)到自己代理的项目去巡查;3)同没有合作的开发公司老板喝茶聊天及他们手下的销售经理吃饭。对于一些项目的案场经理是很少接触的,原因是时间不够。需要自己亲力亲为的事情太多了。这里不难看出来我在当地混的圈子是什么了。
圈子虽然不是人为划定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确实真切地存在的,不说别的就说房地产业吧:假定你是一个置业顾问,那么在房地产圈子里面的小圈子里你经常交往的人一般都是置业顾问,能够进入到案场经理或者销售经理的圈子是很难的,因为他们在一起交谈的内容和你所了解的或者是感兴趣的东西是有一定的差异的。你没有迈进那个级别是不容易混进那个圈子的,而销售经理的圈子都是从事销售管理或者是市场管理者人群,他们也不会主动去混置业顾问的圈子,但是销售经理想进入开发公司老板的圈子也非易事——虽然同为房地产从业者,但是销售职位的经理和开发商老板思考的不是同样的问题,销售经理只需要思考着把房价卖高,去化速度快点就行了,房地产公司老板考虑的是利润、资金、怎么拿地。至于销售的细节他们是不能操太多心的,不然需要他们操的心实在是太多了,如果老板们事无巨细都要自己亲自过问,经常被一些细枝末叶的具体事务所缠绕着,结果只能是自己太累,手下没有积极性。老板混在老板圈子里面是和职业经理人不一样的。如果一个老板整天想着是职业经理人的事情,那么注定是做不大的。
圈子是一种很奇怪的亚文化。想进去必须有一定的“资本”。这“资本”也许是阅历、也许是金钱、也许是头衔、也许是人脉。一个个圈子既然互相独立又相互交叉比方说本人既混在一些地方的房地产圈子的职业经理人圈子又混在房地产开发商老板的圈子,同时也有一些媒介的朋友交往。这些都是和我所从事的职业像关联的,混在房地产置业经理人圈子是我从事房地产销售的需要了解各地房地产市场的情况,同时又要随时为自己项目挖角,来加入到我们的销售团队中来,而混在房地产公司老板圈子显而易见是为了能够和他们有机会合作,原因是自己是一家房地产代理机构的小老板。要带领一帮兄弟姐妹去生活。必须有新的项目以适应公司的不断成长。而混在媒体圈子是因为一是我自己那些项目需要和媒体合作,另外一方面是我对房地产市场有自己的一些见解,所以一些媒体的朋友会向我约稿或者解读政策之类的事情。从我自己的圈子来看一般圈子都是和你所从事的的职业和在这个行业中所处的层级有关联的。
一般人混圈子都是为了混人脉。而圈子看似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是圈子内部的人却又职位与财富差异,一般情况下一个圈子的人进入更高一级层的圈子需要有圈子的人带进去,没有人引荐是无法进入到另外的一个圈子的,即使进去了如果你的能级达不到那个圈子所需要的一些外在符号和内在气质,那么你想在那个圈子混下去几乎是不可能的,原因是你的见解或者话语也会会让圈子原有者感到不爽或者可笑,那么你将会被轻看,这样你要融入这样的圈子有很难了。
圈子虽然没有硬性的指标来界定。但是你要是猛地进入到另外一个圈子的话你自己都会感到不适的。本人高中和大学的一些同学是从政的,刚毕业时间还会有些聚会,后来聚会的机会越来越少,甚至没有了,有的都十年八年不联系,或者是偶尔在街上见到一面也是你好我好几句话了事。因为你发现你和他们说话有时间很费劲,看他们说话的神态有些不爽。所以你就不和他们来往了——大爷的谁离开谁不活呀,就你那吊样,值当不住在爷这里摆谱——这是我见到某些高中同学后来从政后的感觉。
你的圈子有你的圈子的乐趣和游戏规则,他的圈子有他的圈子的生存法则,看似没有具体的约定,但是都会有一些心知肚明的东西存在着,这是事实不要试图改变它。
一些圈子能够进去就进去,不能进去就不要进去,进去了未必就是好事,有时进去了也许是上了贼船,想下来都难。
每个圈子都有每个圈子法则与活法。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乐趣一样。你眼里令人羡慕的东西,在别人心里也许正厌恶着哪,只是他们暂时无法摆脱而已。
活在自己的圈子里有时很好,挤破头到了另外一个圈子之后也许是痛苦的开始。冷暖自知,有人看似十分光鲜,背后指不定有多么的痛苦欲绝哪。
还是我喜欢使用的一句话结束这篇短文吧:云在青天水在瓶。顺其自然,所为当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