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四线城市房地产项目购房者样本的意义
(2013-11-19 13:18:45)
乡下。漯河。上午在一个自己代理销售的项目整理资料,从中看到一些城市化的冲动。
漯河想了解的自己可以百度去。在我的微博上一直称为乡下,其实是一个有约七十万人口的地级市。
这个位于京广线的城市兴起于大约1886年前后,当时京汉铁路因为袁世凯的缘故,原本走开封周口的铁路后来西移走了郑县(郑州)还有漯河。铁路开始修建时间这个地方大概有不足100口人家,主要是从事渔业的渔民,铁路修好以后人口慢慢累积,后来变成县级市。1986年从许昌独立出来,辖舞阳、临颍、郾城三县及源汇区,当时城区人口约11万,城区面积9.6平方公里。几年前郾城县撤县为区,现在辖两县四区——源汇区、召陵区、郾城区、漯河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现城区人口约70万(政府统计数据——实际上多)。
漯河是个特殊的地方:是国家的二类陆路口岸,有京广铁路、漯阜铁路、漯宝铁路及京深高铁,有京珠高速及南(京)洛(阳)高速。有世界上最大的肉制品企业双汇,有亚洲最大的可口可乐装瓶厂,由韩国乐天投资的全国最大的葡萄糖饮料生产企业,另外还有康师傅、旺旺等全国知名企业的生产基地以及全国著名家电企业的区域物流中心。还有两条没有污染的河流,一条二类水质,一条三类水质。
正是由于漯河显著的交通位置、良好的就业环境、还有空气质量与生态环境,所以这个几乎没有任何自然资源和国家及省里投资项目的城市现在在城市化浪潮中成为区域中最吸引人的城市。
上午我销售代理的项目在已经成交的客户中我统计出来这样一组数据:首次置业者超过70%,非城区人口达到78%、非漯河管辖范围的置业者占到了26.5%,其中非漯河籍购房者中主要以临近的驻马店及周口为主,而户籍身份涉及到八个省份,有河南、广东、山东、安徽、黑龙江、江西、新疆、陕西等。
在78%的非城区户籍中只有极个别的有山东青岛市区的,还有是郑州市区的,估计这些人可能是原来在那里上学,身份证是当地的,其余的都是农村户口,这个占据着绝大多数比例的农村购房者说明城市化对于农村人的吸引力是巨大的。
现在在农村长得漂亮的女孩找婆家的话一说对方在城区没有买房子的话就免谈,而一般的女孩也会要求对方在县城有房子。这是农村城市化的现实。在外工作(打工)在老家的城区购买房子这是农村外出务工者基本的选择。同时这些在城市里购买了房子的农村人也不会把户口迁移到城市。原因是三四线城市的户籍能够带给人的东西似乎很少,而农村户口现在却附带很多价值,现在把城市户口转到农村几乎是不可能的,相反如果把农村户口转到城市(三四线)城市,农村当地十分欢迎。
我在这里销售三个项目,另外一个项目农村购房者所占的比例也基本类似。漯河作为一个特殊的四线城市有其和其它百万人口以下的地级市有着明显的区位、经济、环境优势,很多不足百万人口的地级市尤其是中西部无法和它相比,但是从一个城市和一个项目购房者的构成,我们不难窥见城市化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