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北京房价调控房地产市场 |
分类: 地产 |
从2003年开始的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历经数年房价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如坐火箭一般地直线上涨,历次的调控之后都被人戏称为“空调”,其实历次的调控不但是“空调”,而且是助长房价上扬的根源所在。
房价之高,高的让人感到离谱,但是房价在此轮调控之下是否会下跌,下降多少哪?目前看来是个谜。但是就长远来看,房价的上涨趋势是不会被改观的,那么造成房价居高不下的根本所在就是调控。
过多的行政干预使得房价每次调控之后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是每次调控之后都会出现报复性的反弹。
第一次出现的房价上涨是在03年的国六条之后的上涨,跟着继续出台调控政策,06年的房价得到了稳定,但是随之而来的07年房价几乎是在当年出现了翻番的情形,跟随直至的是07年年底的国11条的出台,伴随着金融危机在世界各地的蔓延,楼市出现萧杀一片的情景,有人说正是金融危机拯救了中国的房地产,虽然在2008年的振兴计划中,没把房地产列入其中,但是房地产政府为了不让房地产出现过大危机出台了包括金融、税收、土地出让等各方面的多项措施来挽救房地产市场:首次把置业的首次购房的利率执行基准利率下浮30%,二次的也执行下浮15%,90平方以下的可以首付20%,普通商品房(144平方以下)税收按照减半执行,购买房屋二年以后不再收取营业税,开发商购地款可以先交一半等措施,伴随着中央政府的政策出台,各地政府纷纷出台各种有利于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政策出笼,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不交购置税的情况。
虽然在这个节骨眼上,顾云昌会长的“丈母娘推高房价”论调十分的耀眼,但是比着另外一句“购房就是爱国”的说辞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在各种政策之下,楼市在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开始出现复苏,到了09年楼市真的是一路欢歌往前冲,可以说09年是楼市房价上涨继07年之后的再次大涨,因为07年还有一个论调是北京奥运会结束之后房价要下跌40%,加上金融危机的存在,08年的房地产市场可谓是哀鸿一片,不但销售下降,开工不足,而且很多开发商都缩手缩脚不敢出手拿地,因为到了09年房价出现报复性的增长在所难免。
特别是去年两会一结束,北京一天内产生了三个地王的现实让人们对于政府的调控措施感到十分的失望,跟随而至的是三月开始的房价飞涨,就连顺义的房子均价都在2万元左右,全国的房价随之是涨升一片。4月25日出台的楼市调控措施并没有使得楼市的火热被压抑多久,7月本来是楼市固有的淡季,但是被压抑了数月的刚性需求已经憋不住了,纷纷出手,到了8月更是延续了的热销,再次出现了排队等候买房的局面,甚至在一线城市再次出现了日光盘,有几个地方甚至出现了开发商看着买房的实在是太多,而坐地涨价,被愤怒的购房者把销售现场砸的稀巴烂的局面,9月这种热销局面再次漫延,全国楼市火热一片,9月29日怕马上到来的黄金周成为房子涨价周,所以再次出手,国八条出笼了。
2010年出台了那么多的楼市调控政策,但是即便是如此限购之下依然没有阻挡住楼市的火热局面,各地对于限购的具体细节迟迟不肯出台,直到最后数日各地的房价调控目标才出台,然而正是这样的调控目标,让大家看到了这是一个房价上涨目标的调控。在这样的情形之下,万科依然完成了超过1000亿元的销售收入,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房地产开发企业。
其实早此之前,在三四线城市因为没有受到限购政策的制约,三四线城市在春节前后房价已经出现了报复性的补涨,造成三四线城市房价出现快速补涨的原因是因为三方面的因素:开发商巨头们因为在一二线城市拿不到地而转战三线城市,巨额拿地,对区域土地形成垄断,进而垄断区域房价,从而拉升整个城市房价;二是在一二线城市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受到限购及高房价的制约,纷纷转身回到家乡买房,巨大的购买需求拉升房价;三是最近几年农民工工资上涨比较大,特别是技术工人的工资增长迅速,现在技术工人年薪超过十万元的虽然不是普遍现象,但是也不稀奇,即便是在笔者现在所在的一个不足80万的小三线城市,我们工地上的模板工的日薪也达到了500元,这样他们每年会有不低于十万元的结余。正是城市化的浪潮,并且这样的浪潮主要由三四线城市来承担,所以三四线城市房价出现暴涨也在情理之中。
那么何以每次调控之后房价会出现报复性增长哪?其实原因很简单,蓄水理论就可以解决这一现象。大量的蓄水之后不让水细水漫流地往下行,而是把水蓄积起来,一下子放开之后水流的速度自然很快,冲毁堤坝的事情时有发生。而我们违背市场规律的调控正是起到了蓄水的作用。
每次调控之后伴随而至的而都是人为的销售量得下降,人们期待着房价降下来,有时下降的速度会达到近80%,大量的而购房者加入到了持币观望者的行列,每个人都像“麦田守望者”一样眼巴巴地等着房价下降,但是三五个月后房价依然没有下降,虽然成交量出现了下滑,但是房价甚至出现了小幅的增长,一些对于楼市观察细致的购房者发现之后就开始行动,当然有不少的人还是一开始就对调控不抱任何的信心,所以才会有成交量虽然下降,但是不是零的记录。起初是少部分人开始行动,后来慢慢传染,一个月左右时间大家再也憋不住了,纷纷走出家门,拿着大把的钱奔向售房部,开发商看到100套房子居然有三百名准客户排队你说他们能不涨价吗?涨价是本能,而涨价之后买房的反而会越多,这样消费者推高房价,在房价被推高之后,地价也被拉高进而再次拉升房价,地价、房价这样互相推动,一直到了今天的地步。
行文至此我突然想到了最近一段时间的蔬菜价格问题,农民栽种的蔬菜没人去管的,靠市场自行调节,所以在菜价贵的时间就会有大量的农民去种菜,结果出现了现在的几分钱一斤都卖不出的局面。菜价没有调控过一次,所以菜也就没有出现一直上涨而没有下降的情况。因为市场是有自行调节作用的。反而是房价因为干预过多,出现了违背市场规律的事情,所以才会一直上涨而几乎没有下降的局面。假定没有历次的调控,房价真的不会这么高的。
假定没有当初一次次调控,也就没有了一次次的蓄水,与一次次的短时间内消费的瞬间释放,也就不会有彻夜排队的现象出现,也就不会有开发商售房部被购房者挤破的局面出现,细水长流的话是不会出现惯用,蹦堤等现象的,所以究其实质,房价涨至今天的局面完全是调控的原因。
前一篇:楼市调控伤了谁?
后一篇:三四线城市商业冲动隐含巨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