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毅敏
王毅敏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4,800
  • 关注人气:30,26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多收三五斗,开发商找不到降价的理由

(2010-11-25 11:07:59)
标签:

房产

上海

万科

销售目标

保利地产

分类: 地产
    前几天武汉万科几个项目因为种种因素对五个项目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促销,其中一个项目仅仅拿出一套别墅,另外的项目也有是因为尾盘清货,总之附加了很多的条件。即便是这样一个附加条件很多的清盘与扫尾活动引发市场的巨大波动,有人由此再次联想到2008年王石的“拐点”论。
    真是应了央视二第一时间说的一句话:一样的新闻,不一样的角度!借此有人读出了年底到来,开发商面临着四大压力:
    一是银行基本上停止了开发贷款的投放!这个也确实是事实。开发商面临着资金的压力巨大;
    二是银行的按揭贷款虽然没有像传言的那样停止,但是因为年初发放太多,今年的额度已经不够,所以审批手续变得十分的严格,同时投放的额度也会变小。不错,是这样的事实,每年进入11月份按揭贷款的额度都因前期走的过快而不足,这个已经是常识了,开发商都知道。
    三是年终来临,开发商需要支付大量的工程款。年终支付工程款是房地产业的一个特殊情况,每年都是如此,这个一点不错。
    四是政策压力巨大,观望情绪严重成交量不足。部分城市与消费者确实有观望情绪,但是成交量的下滑远远没有9.29新政出台前的5-8月份严重,况且现在成交量在节节上升,特别是北京、上海地价上涨超过50%的信息释放出来后最近两天看房下定的更是明显回升,还有就是前段时间温总澳门讲话也对稳定楼市起着巨大作用。
    让开发商降价的条件只有一个,就是需要支付大量的工程款时,开发商手中没钱,既不能从银行贷到款,也在市场上高息拆借不来,开发商有时宁愿在市场上花月利率高达3%的高息一般情况下也不会轻易通过降价来谋求资金。那么目前情况下开发商到底需不需要因为资金问题而降价哪?我们先看看几个主要的上市公司的财务情况:
   今年万科全年的销售目标是800亿元,结果前10月就完成了869亿元,其中公司10月份实现销售面积130.7万平方米,销售金额155.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4.9%和137.3%,这是万科在8月份实现单月销售超百亿元之后连续第三个月创造销售新纪录,业内普遍预计万科年销售有望突破千亿元大关。

    万科并非个案。保利地产全年销售目标500亿元,前10月已经实现签约金额503.20亿元,同比增长36.51%;金地集团全年销售目标210亿元,今年前10月累计签约198.26亿元,同比增长19.9%,公司披露今年11月-12月尚有推盘面积约为55万平方米,想必超额完成全年任务不是难事;复地今年1至10月累计实现权益后销售金额约113.9亿元,也已基本完成全年115亿元的销售目标。商业地产方面,SOHO中国更是在9月25日便完成合同销售额183亿元,用不到9个月的时间提前完成全年180亿元的销售目标。”(上面这段文字来自新闻晨报作者:刘畅在此表示感谢)

    恒大地产今年计划完成400亿的销售收入,而截止到9月底就已经完成了356亿,完成今年的计划是一点问题没有的。

    每家企业的施工面积既拿地计划都是按照企业的发展计划,特别是按照自己的上一年度的销售收入、销售面积来制定的,只要能够完成销售目标(面积与销售额)就不会出现自己过度紧张的状况,再加上今年春季的房价大涨,所以利润提高,因此获得的收益更高。

   前两天万科携手五矿出手52亿拿下一块地王,再次显示出万科对于未来市场的信心与资金的充裕。

   房价的下跌是绝大多数人的愿望,但是愿望仅仅是愿望,能不能成为事实要看大开发商的眼色。只要各个城市的前十大开发商不出现大规模的降价潮,偶尔一两个小公司因为资金困难出现降价促销的事情,或者是即便是大的公司因为清盘或者测试百姓对于价格的敏感程度出现的低于5%促销,都不会引发一个城市的降价潮,更不会把这样的降价引发至全国。

   而从目前几个大的上市开发企业的业绩表现来看,大家都因为今年春季的房价暴涨,不但利润激增而且各个都“不差钱”,加之后来8月成交回暖,9月成交翻番,还有今后一个多月因为温总讲话及北京、上海土地价格上涨超过50%的残酷现实都会让抱着葫芦不开瓢的购房者积极出手,所有在11月下旬到年底依然会出现一个销售的小高潮。

    在没有资金的压力之下,开发商降价的丝毫给自己找不到理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