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列子》仲尼第四 原文及译文(之二)

(2008-12-07 20:21:47)
标签:

教师课堂

教育

教育杂谈

文化

校园

学习公社

杂谈

知识/探索

分类: 高考专题(文言文阅读)
原文: 

  商太宰见孔子曰:“丘圣者欤?”孔子曰:“圣则丘何敢,然则丘 
博学多识者也。”商太宰曰:“三王圣者欤?”孔子曰:“三王善任智勇者, 
圣则丘弗知。”曰:“五帝圣者欤?”孔子曰:“五帝善任仁义者,圣则 
丘弗知。”曰:“三皇圣者欤?”孔子曰:“三皇善任因时者,圣则丘弗 
知。”商太宰大骇,曰:“然则孰者为圣?”孔子动容有间,曰:“西方之 
人有圣者焉,不治而不乱,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丘疑其为圣,弗知真为圣欤?真不圣欤?”商太宰嘿然心计曰:“孔丘欺 
我哉!” 

  子夏问孔子曰:“颜回之为人奚若?”子曰:“回之仁贤于丘也。” 
曰;“子贡之为人奚若?”子曰:“赐之辩贤于丘也。”曰:“子路之为 

人奚若?”子曰:“由之勇贤于丘也。”曰:“子张之为人奚若?”子 
曰:“师之庄贤于丘也。”子夏避席而问曰:“然则四子者何为事夫子?” 
曰:“居!吾语汝。夫回能仁而不能反,赐能辩而不能讷,由能勇而不 
能怯,师能庄而不能同。兼四子之有以易吾,吾弗许也。此其所以事吾而不 
贰也。” 

  子列子既师壶丘子林,友伯昏瞀人,乃居南郭。从之处者,日数而不 
及。虽然,子列子亦微焉。朝朝相与辩,无不闻。而与南郭子连墙二十 
年,不相谒请。相遇于道,目若不相见者。门之徒役以为子列子与南郭子有 
敌不疑。有自楚来者,问子列子曰:“先生与南郭子奚敌?”子列子曰: 
“南郭子貌充心虚,耳无闻,目无见,口无言,心无知,形无惕,往将奚 
为?虽然,试与汝偕往。”阅弟子四十人同行。见南郭子,果若欺魄焉, 
而不可与接。顾视子列子,形神不相偶,而不可与群。南郭子俄而指子列子 
之弟子末行者与言,衎衎然若专直而在雄者。子列子之徒骇之。反舍, 
咸有疑色。子列子曰:“得意者无言,进知者亦无言。用无言为言亦言, 
无知为知亦知。无言与不言,无知与不知,亦言亦知,亦无所不言,亦 
无所不知,亦无所言,亦无所知。如斯而已,汝奚妄骇哉?” 


  译文——————————

  宋国的太宰去见孔子,问:“你是圣人吗?”孔子说:“我哪敢当圣人, 
我不过是学问广博知识丰富就是了。”宋国太宰问:“三王是圣人吗?”孔 
子说:“三王是善于使用智力和勇力的人,是不是圣人,那我不知道。”又 
问:“五帝是圣人吗?”孔子说:“五帝是善于推行仁义道德的人,是不是 
圣人,那我也不知道。”又问:“三皇是圣人吗?”孔子说:“三皇是善于 
顺应时势的人,是不是圣人,那我不知道。”宋国太宰大为惊骇,说:“那 
么谁是圣人呢?”孔子的脸色一时有些变化,然后说:“西方的人中有一位 
圣人,不治理国家而国家不乱,不说话而使人自然信服,不教化而政令自然 
实行,伟大而宽广啊,百姓不知怎么称赞他才好。我怀疑他是圣人,不知道 
真的是圣人呢?真的不是圣人呢?”宋国太宰默默地在心中计议说:“孔子 
在欺哄我啊!” 

  子夏问孔子说:“颜回的为人怎样?”孔子说:“颜回的仁慈之心比我 
强。”又问:“子贡的为人怎样?”孔子说:“端木赐的辩说能力比我强。” 
又问:“子路的为人怎样?”孔子说:“仲由的勇敢程度比我强。”又问: 
“子张的为人怎么样?”孔子说:“颛孙师的庄重严肃比我强。”子夏离开 
座位问道:“那么这四个人为什么要来做您的学生呢?”孔子说:“坐下! 
我告诉你。颜回能仁慈却不能狠心,端木赐能辩论却不能沉默,仲由能勇敢 
却不能怯弱,颛孙师能庄重却不能随和。把四人的长处合起来交换我的长处, 
我也是不干的。这就是他们拜我为师而不三心二意的原因。” 

  列子拜壶丘子林为师,以伯昏瞀人为友,然后居住在城南边上,跟列子 
相交往的,以百计数也不够。即使这样,列子也不夸耀自大。他们天天地一 
起讨论问题,远近没有不知道的。而与南郭子隔墙为邻二十年,却从不互相 
拜访来往。在路上相遇时,眼睛像不认识一样。门下的弟子和仆役都以为列 
子与南郭子有仇,一点不怀疑。有一个从楚国来的人,问列子说:“先生与 
南郭子为什么互相敌视?”列子说:“南郭子形貌充实而心灵空虚,耳朵不 
听,眼睛不看,口不说话,心灵没有知觉,形体没有变动,去拜访他干什么 
呢?即使这样,我姑且和你一起去一趟看看吧。”于是列子选了四十个弟子 
同行。见到南郭子,果然和土偶一样,不能同他交谈。回头看看列子,精神 
与形体已不在一起,也不能同他谈论了。没有一会儿,南郭子指着列子弟子 
末行一人,和他谈话,一副好胜的神气,好像抓住了真理,是一位胜利者。 
列子的弟子大为惊骇。回到住处,都带着疑问的面色。列子说:“懂得真意 
的人不再说话,什么都懂的人也不再说话。以无言为言也是一种言,以无知 
为知也是一种知。应当以无言为不言,以无知为不知。这样,也说了,也知 
了,也是无所不说,也是无所不知,也是什么都没有说,也是什么都不知道。 
像这样就行了,你们为什么要胡乱惊讶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