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谈轻松成功1反诗与反话

标签:
版权转让出版宋江浔阳楼qing话题 |
分类: 笑谈轻松成功(纪实文学连载) |
我自认为身上未长“反骨”,是个老老实实、循规蹈矩之人。也许是出生在“及时雨”宋江题“反诗”的地方,脑子里不时地有些逆向思维,偶尔也想来个“反弹琵笆”,说点“反话”。
譬如,在如何看待“成功”的问题上,我就想说点“反话”,不过,这与宋江的“反诗”,是有本质区别的。
古往今来,在一些饱学之士看来,“成功”往往是与“艰难”和“磨砺”联系在一起的,“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讲的一个是“磨”字,即超乎寻常之“功夫”,一个是“苦”字,即常人难以承受之“苦难”。还有“努力”的“努”字,上面是个“奴隶”的“奴”字,下面是个“力气”的“力”字,造字者分明是要说明,真正的“努力”,就是要肯使“奴隶”之“力”,当然也包括能吃“奴隶”之苦,能受“奴隶”之“辱”。只有这样做了,才算得是真正的“努力”;只要这样“努力”了,世上就没有干不成的事情。
在这种思想、理念和“成功”观的熏陶、支配下,古有“悬梁刺股”、“闻鸡起舞”,今有“挑灯夜战”、“加班加点”之说。
我有一个战友,他在一个军的政治部文化处工作期间,大军区的文化部要定期报表.他清楚,如果按照军区的要求和机关的通常做法,是要从连队开始,一级一级的往上报.这是一件枯燥无味、费时费事的"差事".他给我讲过这样一个观点,即使那样,报上来的数字也是假的.宁可大家"造假",还不如我一个人来"造假".这位战友就是这样善于把"复杂"的事情,变成"简单"的事情,以便集中时间和精力干自己喜欢的"正事".这就是战友的高明之处.由于他善于化"腐朽"为"神奇",最终谋出了"大事",成了全国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和享受国务院津贴的特殊专家.
附:宋江在浔阳楼题的反诗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