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谁看过这篇博文
加载中…
正文 字体大小:

《最爱》:欲望挣扎在死亡线上

(2011-10-20 19:44:24)
标签:

影评

最爱

分类: 【为你而来】

这部电影公映当天我就看了,但一直没写影评,每天睡觉前我都会对自己讲:明天上班的时候一定忙里偷闲写一下,可是一直搁置到现在。不是不知道写什么,而是不知道怎么写。  
  
之所以这样讲,不得不把思绪拉到大学时代泡图书馆的日子,那时候,我看文学,用现在孩子的话说:都是装!其实,我知道自己是真的喜欢,并且坚持了下来。每个周末泡在文学那层,没有目的,随手拿取,拿到哪本就看哪本。当然,这里面不得不提的一点是新书优先考虑!这个心理作用,没有别的原因,就像我现在喜欢花新钱,经常拿了旧的去银行换。我不知道这在心理学里面叫什么。  
  
那时候阎连科还不像现在这么火,后来听说这部小说曾经被封杀,因为那时候的我是个乖孩子,除了上课、自习就是图书馆,上网络偶尔逛论坛看电影,基本没注意过娱乐圈文艺圈这圈那圈的绯闻和炒作消息,所以基本不了解。因此,后来看到他的小说引起那么大的争议和读者的喜欢,我很为自己高兴,甚至奖励自己吃了顿披萨,为自己的先知。  
  
那么多的小说,之所以对这部印象深刻,以至于到了我边看电影边和朋友讲述小说的地步。那是因为那个炎热的夏季,我向同宿舍的另外几个女孩儿推荐了这部小说,并且大家逐一传阅,崭新的一本书还回去的时候已经像那时候的言情小说过了N多人的手见证了几多纯情少女的眼泪一般,褶皱几乎遍布每一行字,唯一不同的是那上面不仅有眼泪还有汗水和自来水。  
  
原著《丁庄梦》是我国第一部描写艾滋病题材的著作,以中原某地区曾经蔓延的艾滋病为背景,描写了集体牵扯到艾滋这个大环境中村民们形形色色的姿态,现实主义的描写结合大胆的想象,以厚重有力的笔法为我们展现了作者悲天悯人的情怀和人道主义精神。  
  
同宿舍的几个女孩儿一致的反应就是:看不了几页就得起来去洗手,拿香皂洗好几次。吃饭前至少洗三遍。因为看一会儿就觉得手上也有病毒似的,看到人性对抗处饭都吃不下去的那种。这种情况我后来看小说再也没遇到过。到现在为止,我一直都觉得一流的作家非阎连科莫属,这大概是原因之一。  
  
也因此,多年前的想法真的得到了验证:假如导演要拍成电影,短短一百分钟传递这么大的信息量,没有一定的功底是不行的。要不作者七次(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亲临艾滋病村真的是白去了。  
  
当死神来临,人们本真的性情一览无遗。影片中也有大量的镜头诠释。在讴歌真爱大爱的同时把处于困境中小人物的自私、贪婪、无情刻画得淋漓尽致。  
爷爷对小学校坚守的管理,协调内部矛盾,对儿子的谆谆教导和劝诫,是为无私、大公。人心冷漠的今天,这无疑是积极的,更何况面对着一群得了不治之症的人。  
蒋雯丽饰演的角色,认为自己也得了热病还坚持给众人做饭,理应私藏大米,是为自私。这些细节的刻画,也见证了她演技的成熟,对生活深刻独特的领悟。我相信,没有脚踏实地生活的人是演不出这样接地气的角色的。  
蔡国庆饰演勤勤的男人,为了物质的富有直到自己得到那张保证书能拿到房产才肯罢休,是为贪婪。这是一个大众型的描述,尤其今天,物欲至上,这是一副真切嘴脸的刻画,蔡国庆演的还算到位。  
一大叔看勤勤的红棉袄好看,便偷了去给自家的媳妇儿,因为年轻时的诺言,是为自私中的真爱。所以,勤勤得知真相后把棉袄送给大婶,虽然扣子都扣不上,但是,感动的泪水依然夹杂着笑容肆意流淌。爱情快餐的今天,有谁记得年轻时的诺言?誓言如风,往事都是空。这是电影中积极的一面,善良人格的真实描写。  
濮存昕饰演的大哥,危难时刻挣着村里人最后的一点卖血钱,垄断棺材市场,哄抬价格,而用于自己迈向小康生活的垫脚石,是为无德,良心的泯灭。这个角色是濮存昕颠覆性的表演,一直到末了,我都不知道那是濮。当然,片中郭富城、章子怡等等演员也有突破。尤其是郭富城,首先是语言障碍,然后才是演技,对于一个基本不了解当时现状的人能演到这种程度实属不易。  
当然,这些都是为主题起辅助和铺垫作用的。重点在于勤勤和得意的感情。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勤勤的老公和娘家把她抛弃,得意的媳妇也置他于不顾,患难中的真情自然流露,面对村里人流言蜚语相互支持,但是导演并没有像目前大多数片子把精力用在情感和床戏的渲染上以吸引眼球,仅仅是田野里偷情时的声音加上画面疾速滑过荧屏,同样制造了很强的冲击力。事实上,小说本身对于勤勤和得意情感进展的描述也是占了大量篇幅的。  
这一点,顾长卫导演是值得尊重的。  
  
综观此片,唯一不合适的应该是片名,也许,那样的环境下,俩人只能坚守,一直到最后。“我们结婚吧,趁活着”不能不说凄凉、悲壮。最后,勤勤一晚上来来回回不知多少次拿凉水泡自己同样虚弱的身子给得意降温,延长了得意短暂的生命,自己却永远地闭上眼睛;得意醒来后发现勤勤离开,自己也自行了断,都是对真爱刻骨铭心的见证。遗憾的同时不得不叹息一声。  
  
就如阎连科在5月12日的微博写的:在今天金钱与市场左右中国电影的时候,没有中国的大片是一种悲伤,但没有中国独有的与世界艺术电影一较高低的艺术片,则不是悲伤,而是绝望。<最爱>大约是顾长卫朝中国独有艺术电影更进一步的力迈,尤其他人格在电影中的表达,则令人感佩感慨。相比那些见金钱而不见人格的导演,顾的<最爱>无论票房高低,他的人格都站在了中国导演群的顶端。  
  
当票房成为唯一衡量标准,大腕儿加盟,床戏成为噱头的电影市场中,顾长卫导演能够坚持自己内心坚持的人格塑造标准,关注这样一群特殊人群,从而号召更多的慈善,把票房放在第二位,为电影圈的同行树立了正面榜样。这一点,冯小刚导演也是站在前端的。  
  
他们不在乎票房,他们在乎心灵,在乎小众人群,在乎口碑,关注大众,关注民生,这是目前浮躁的电影市场缺乏的。不知道有多少电影人肯朝这个方向去努力,去思考。  
  
PS:电影一定不能先看原著,否则,看得时候一定是在回忆原著里面的细节而不能专心欣赏电影,这部电影我深有体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