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以生命的名义——怀念顾城

(2011-10-08 22:14:41)
标签:

顾城

童话诗人

诗人

自由

纯净

分类: 【擦心而过】

以生命的名义——怀念顾城

文/宗芷伊

http://s16/middle/4e87bcf8taeca3b78647f&690

又到了10月8日,热爱文学的人们自然记得这一天,也记得十八年前的孤岛上的血腥和暴力。那时,有人感叹,有人唏嘘,也有人不以为然。。。然而,不可否认,十几年之后的今天,人们依然记得这位童话诗人的诗句,我们唯一能做的是诵读他纯洁的诗歌说着悼念。这,是一个凄凉的场面。

 

顾城(1956年9月--1993年10月8日),一位近代中国诗人,在80年代末与太太谢烨,情人英儿远迁为新西兰移民,企图在彼邦“享受”与世无争,简单朴素,自我陶醉的生活。可是事与愿违,谢烨和英儿都先后背弃他,严格来说,背弃他所幻想的“世外桃源”生活方式,使得顾城感觉到被出卖了。在迷茫,失落,恐惧的情绪下他砍死了太太谢烨,再而自毁了生命,留于世界的,只有一个五岁的孤儿,一本控诉英儿的小说,百多首精彩的新诗,以及一些不谅解的指责。

顾城总是戴着一顶用裤腿改造成的帽子,他为什么戴帽子按照他的解释是为了避免尘世间污染了他思想。那顶帽子,让他远离了世界,也亲近了世界。

 

这是在网络上最常见的一段话,寥寥几句写尽短暂的一生,也正是这最贴近事实的概括,留给世人一个不能理解的顾城。

如果非要给多年前那天下午的结束要个说法,我说那是一场放逐,在异乡孤岛的放逐,关于人世,关于红尘,关于爱情,更重要的是关于诗歌。

 

记得,十年前在学校图书馆读到一本写顾城的书,印象是传记之类的,作者忘了,给了我很强烈的震撼。大致意思是说顾城暴力,一夜之间杀了200只鸡,血流成河;说自己有情人还不允许谢烨的背叛;说他禁止家人和外人的接触,自己也近乎封闭。。。。。。这就是顾城给我的最初印象,我无法理解。十多年后,当我看到舒婷写得《回忆顾城和谢烨》,我才知道自己走进误区就没出来。舒婷说,是小岛上执法的官吏要求他三天之内把鸡杀得剩下12只,否则就是侵犯他人的权利,所以有人认为他嗜血成性是不对的;后来看顾城的文章,他其实是要放谢烨走的,那天下午的杀害是突发事件;顾城一辈子都穷,缺钱花,可是他节俭,对朋友慷慨。

我相信,太多的人和我一样,只是听说,并没有深入了解顾城和他的诗歌。

同样的事物,不一样的表达方式,顾城总能用自己独特的想象勾勒出属于他的画卷,呈现给读者与众不同的意象。这些诗句大家早就烂熟于心,却没几个人真正读懂,所以,顾城是孤独的。

有人说,顾城是我国现当代诗歌史上唯一一位“童话诗人”。大概这个封号只适合顾城。他活在自己的童话世界里,用自己的执着甚至是固执编织着自己的梦想,他认为“闭上眼,世界就与我无关了”,一生清苦,只为追求那份纯净的美和绝对自由。然而,那样一个纷繁嘈杂的时代,这样的纯洁和时局是那样的格格不入,这注定了顾城的痛苦。他用未涉世孩子的眼睛审视这世间的一切,感受成人的世界,这注定了顾城的无辜。

这是一位用心灵描述人世间一切纯净和美好的男子。只有他。

综观现在的诗坛,长短句组合,随意搭配,甚至没有意象,统统都称为诗歌,灵魂更是谈不上。

我一度认为,现在的文坛没有诗人,因为诗人都是如顾城一般,以生命为代价,拿梦想做赌注,穿透一切混沌的独行者。

如舒婷所说,在今天的中国文坛上,我最想念顾城,我再也见不到他了。

 

在今天的中国文坛上,我最想念顾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