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现代数学史上最重要的女性数学家—艾米.诺特

(2013-01-09 06:17:51)
标签:

it

       数学是抽象思维的科学,一般而言,女性不宜。但是,也有例外。比如,德国数学家诺特(Emmy Noether)。以下是数学家诺特的肖像: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e/e5/Noether.jpg

          环(Ring)是一种抽象的广义”算术”(一种“数学结构”),在其上定义了两种算法:加法与乘法。对加法而言,环是一个可交换的加法群(也叫阿贝尔群),但是,对乘法而言,环的自身只具有可结合性与对加法的可分配性,未必具有可交换性。这种数学结构存在于许多数学领域,特别是代数学与数学分析(即高等微积分学)研究领域,比如,矩阵环、多项式环,无穷级数环以及函数环,微分算子环,等等。可以说,“环论”是现代数学转向研究各种抽象数学结构的一个典型案例。

           1920年,环论进入了发展的高峰期,诺特的研究工作为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群论类似,在环结构里面也会存在所谓的“子环”,有一类“子环”具有某种封闭性,很顽固,对其中的元素无论如何相乘其他环元素也不会”出圈“,人们称这种子环为该环的“理想”(Idea)。不存在“理想”的环叫做“素性环”。“关于素性环的几个定理”就是我大学毕业的论文题目(导师为南京大学数学系周伯熏教授)。

           应该说,环论(即“抽象算术”)是通往数理逻辑模型论的康庄大道。根据哥德尔的紧致性定理,一般的环结构必存在一种“非标准环”,无穷小环,......对不起,此刻我又想入非非了。言归正传。数学家艾米.诺特是德国犹太人的女儿,生于1882423日,1935414日去世,享年53岁。十八岁前的诺特,喜欢唱歌、跳舞,擅长语言(英语与法语),但是,由于其父是哥丁根大学的数学教授,小诺特成了哥丁根大学的旁听生(那时,女孩子不能进哥丁根大学),后来才得以“转正”。在大学期间,诺特逐渐显露出她的数学才能,25岁取得博士学位,留校任教,但是,四年没有工资,因为,在当时女性不能担任哥丁根大学的教授。后来,经过大数学家希尔伯特(Hilbert)的干预,诺特才得以”正名“。1933年,纳粹的反犹太人政策,使诺移居美国普林斯顿。1935414日,诺特死于癌症。在诺特的悼念活动中,物理学家爱恩斯坦(Albert Einstein)以及世界知名代数学家范德瓦尔登(van der Waerden)和法国布尔巴基学派的精神领袖韦伊(Weyl)等人向她表示敬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