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移动电商与PC电商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移动电商经营的是人,而PC电商经营的是产品。简单地讲,淘宝是PC电商,微信是移动电商,微商们为什么总被指责,就是因为把PC电商那一套销售方法,用到了微信上。
显然,移动电商有着自己一套特殊的营销逻辑,那就是我所称的“部落营销”,即做圈子而不要广告,经营价值观而不经营产品。所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人,如果不懂经营价值观,那么,就不要做生意了。
但值观是一个虚的东西,是一个理念。价值观怎么变成一个活生生的样子,在具体的人身上体现出来,社会学将这一机制称之为“人格化的价值观”。
所谓人格化的价值观,最好的例子是中国四大名著中的《水浒传》。在《水浒传》中,宋江就是人格化的价值观,通过他这样一个具体的人,来体现梁山泊“替天行道”的价值观,从而聚合起一批江湖好汉,这就是带头大哥的作用。
为什么带头大哥可以起到这么重要的作用呢?这牵扯到社会学里面一个非常基础的理论,叫互动理论(interaction theory)。互动理论有很多内容,其中最主要的思想是说,人类的社会组织结构,比如说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们共同行动的价值观与行为规范,这些结构不是天生的,而是由互动产生的。
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什么叫互动理论,比如说两个人结婚后,家里谁洗碗呢?这样的结构安排并非是明确安排的,往往是结了婚以后,谁前几次洗碗,或者常洗碗,那就意味着一辈子洗碗。
结婚以后,夫妻两个谁先洗碗这样的行动,决定了这一辈子谁洗碗的结构,这就是互动创造结构的大致含义。
相信大家也注意到生活中这类现象,比如在外面很厉害的人,大家害怕得躲着走的人,在家里面却怕老婆,甚至怕孩子,为什么呢?其实并非他不厉害,而是在家的时候,几次重要的冲突面前,都是他让步,结果就永远让步,久而久之在家里就没了发言权。
社会学里面讲的互动创造结构(Interaction Create Structure),讲的就是这样一种全新的权力逻辑,这一逻辑之所以强大,是因为按此逻辑,我们就不再强调表面的地位或权力,而是强调“互动中的人际关系”。比如在外面呼风唤雨的男人,如果在家庭变得软弱或懦弱,背后一定是在家庭中与家人的互动不够。
这个结论的意思是说,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大多数人伦关系,大多数的社会结构与制度安排,主要不是由自上而下的一成不变约定下来的,而是由互动的方式创造的。
相信大家从以上的分析,就发现这个结论有多重要。当移动终端创造出24小时在线的交流与互动,就意味着,旧的结构与制度安排正在被“互动”重构,这个社会的基础正在悄悄改变。
从这个意义上讲,部落电商也叫互动电商,因为移动电商最核心的要素就是互动,而基于互动,整个社会组织就获得一种动态的结构。就像任性的小孩,随着年龄增大,他们对母亲的畏惧在减少。因为随着年龄增加,随着对社会问题的理解,孩子们就慢慢的开始理解父亲,新的家庭关系就创造出来了。
同样的道理,我们会发现有些员工怕老板,有些员工不怕老板,当然你可以用组织理论来解释,比如有考核规定。但是从互动理论看,会发现那些愿意与老板多说话,多交流的员工,就不怎么怕老板,而越是交流少的员工,就越怕老板。莎士比亚有句名言:“亲近导致蔑视”,讲的就是这种现象。
自组织是自发形成的组织,其基础就是“互动”。互动如何形成自组织?答案是带头大哥的出现,有了带头大哥,互动就有了第一推动,就有了核心,就有了“人格化的价值观”。
或者说,没有带头大哥的互动是随机而分散的。在现实生活的各种场合活动中,我们观察一下带头大哥的产生有什么特点?特点是带头大哥总是“牺牲自己为大家”,用互动理论来解释,当带头大哥为大家创造了收益,其它受益者的回报方式就是跟从或接受其领导,于是自组织的萌芽就有了。
在移动电商时代,带头大哥就是品牌,就是渠道,微商们,不要总把眼光盯着产品,为自己的产品建立部落,经营人,让自己成为带头大哥!
有人说,我没这能耐怎么办?好办,找一个带头大哥做合伙人!一个宋江,顶得上十个电视台。
(本文摘自我的新书《指间上的生意:移动电商3.0》,为了感谢大家的支持,我自费印刷了少量赠送,赠送平台为“部落圈”,大家下载后进入“姜博士赠书群”即可获赠此书(北京自取,外地自付邮费)
《指间上的生意:移动电商3.0》全书目录
第1讲:目前对互联网 的理解是错误的
1、“互联网 ” 是什么意思?
2、“互联网 ”为什么强大?
第2讲:从互联网 出发,重新定义电商
1、为什么不适合做电商的品类偏偏成了赢家?
2、电商新定义:颠覆一切不合理的市场格局
第3讲:移动电商的核心是道德金融 --万达苏宁转型为何难以成功?
1、道德金融:社会化传播创造新机制
2、万达苏宁转型:没有道德金融,便没有屌丝的支持
3、自组织革命: 一场自下而上的消费运动
第4讲:时空翻转,电商将基本摧毁零售
1、电商是零售商业的第四次革命
2、移动电商是一种生活,然后才是生意
第5讲:草根为什么强大? 生活大于生意
1、屌丝成为主流是互联网 的必然
2、微信为什么难以成为商业平台? 生活逻辑与商业逻辑之争
第6讲:创新没什么了不起,创新就是种生活
1、跨越鸿沟:小众即大众,个性即共性
2、把创新当成“生活”去经营
第7讲:什么是真正的互联网金融
1、移动互联网的每一个毛孔,都在创造“金融价值”
2、“群 价值观”:才是互联网金融的根
3、生活方式成了金融,部落成员变成资产
第8讲:我们正在进入后微信时代
1、广告模式即将破产,粉丝基地才是出路
2、粉丝经济的灵魂是C2B:微信时代正在结束
第9讲:当科技有人性,如同动物有灵魂
1、互动价值:移动互联网下的蛋
2、功能体验PK互动体验:小米会败在谁手里?
第10讲:部落电商正式登台
1、为什么微信的朋友圈做不了生意
2、整体大于部分和:厨师效应
3、类聚,是一种人性的回归
4、新部落理论:不存在某个人,只存在某类人
第11讲: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1、自我实现的人,要的是“过把瘾就死”
2、快社会的社会机制:身边有人不怕鬼
3、快,但不可太快:真理往前一步就是谬误
第12讲: “慢生活”,有一种灵魂叫符号
1、人的符号体系及其存在的意义
2、打造文化符号,是在创造集体记忆
第13讲:别再提公司,要讲自组织
1、部落化自组织:“他人就是幸福”
2、部落电商针对的是一类人,不是一个人
3、边界,符号与带头大哥:自组织三要素
第15讲:带头大哥,老大就是品牌
1、带头大哥:创造自组织的第一推动
2、带头大哥与他的小伙伴们:自组织的角色理论
3、人人皆可成为带头大哥
第16讲:大数据时代
1、没人愿做蚂蚁:会员制电商为何难以成功?
2、C2B基因:狼孩的故事
第17讲:相关性,从西方升起的太阳
1、一个水果摊引发的思考
2、互联网大数据的相关性原理
3、相关性的思想,创造的是一种生命的逻辑
4、因果性逻辑与相关性逻辑的不同
5、相关性是一种生活的逻辑
6、C2C是凭人性良知做生意
7、用相关性思维实现第三方付费
第18讲:众筹,打响对传统金融的第一枪
1、众筹的起源:C2C是一种生活方式
2、消费者风投:移动电商的标配
3、谁来监督众筹的钱?
4、部落化众筹:互联网金融四大方向
第19讲: 什么是真正的O2O
1、PC阶段的三种O2O模式
2、比特与原子:O2O的本质
3、O2O的本质:生活和生意一体化
第20讲:“群场理论”,什么才是真正的O2O闭环?
1、线上创造群,线下创造场
2、O2O的标签逻辑:群是同频,场要同趣
第21讲:新时点经济
1、关于微信红包的思考
2、人类的幸福感与“时点”密切相关
3、时点的逻辑
4、经营时间远比经营产品强大!
5、人性科技:经营人性的时代来了
第22讲:过把瘾就死,追求高潮的时代
1、跨越三座大山:公司与个人的界限消失了
2、自渠道:99%做客户,1%做销售
3、蝴蝶效应:小而美时代来了
第23讲:经营部落社会四步法
1、弱关系的形成:娱乐,只有娱乐,才是关系的入口
2、从弱到强:活动体验创造文化
3、冲突创造自组织
4、消费众包化:创客时代来了
第24讲:双车道,互联网 的实现通道
1、C2B双车道模型:未来和现在
2、双车道模式:赢利性与增长性
3、C2B的双车道玩法:未来改造现在
第25讲:小逻辑与大聚合
1、社会心理学的小逻辑与大认同
2、学习NBA做部落:聚合兴趣与爱好的力量
3、C2B大聚合:“3 1”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