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春運與中國逆襲人生
(2019-01-31 14:14:17)春運是中國社會的晴雨計,反映中國的最新變化。二零一九年的春運,最引人注目的是逆向春運的飆升。越來越多的新一代不再是從城市回到老家的鄉下過年,而是將在農村的父母或孩子接到城市,共享天倫之樂,也讓長年在農村的老人和小孩,可以體會城市生活的特色。
這其實也是中國中產階級崛起的佐證。那些本來在社會底層的打工仔,有了一定的經濟累積,在城市站穩了腳跟,就可行有餘力,接家裏的親人來城市過節,一塊吃團圓飯。這也使得團圓的旅程更輕鬆自在。這是新一代選擇的新生活方式,他們不再執著於一定要回家過年的傳統,而是要有一個創新與愉悅的生活氛圍。
這也是新興的中產階級象徵,重視品味與生活品質。那些在城市長大的農民工第二代,如今已是成年人。他們也許經濟上還不是真正的中產階級,因為他們的待遇比較少,但他們內心世界都有強烈的「中產階級意識」,認同那些中產社會的生活方式與價值觀。中國中產階級人數估計有五億人,他們是穩定社會的力量,也是中國對抗美國打壓的中堅力量。
中產階級意識,是中國逆襲的動力。人民爭取不斷改善生活品質,進而不斷改善自己的體質與氣質,提升個人競爭力,進而提升國家的競爭力。也許十年前還是社會底層的農民工,但卻在不斷終身學習,掌握新的技能,對知識有一種強烈的飢餓感,深信知識可以改變命運。
這也是中國階級向上流的秘密。中國社會有很多成功例子,成為勵志的泉源。馬雲、馬化騰,都沒有富爸爸,也沒名牌大學的光環,但最後可以創業成功,成為行業的一霸,就是靠自學的衝勁與韌勁。
中國人近年都擁有新興的自信心,因為他們親身享受近年「新四大發明」的成果。包括高鐵、無遠弗屆的網購、移動支付、共享經濟。一般中國人的衣食住行,在這十年間,都出現質的變化。尤其在移動支付與高鐵方面,更是走在世界的先列,讓不少中國人都有一股揮之不去的自豪感。
如果說失敗社會像一個啞鈴,兩邊的極端力量很大,而中間的力量很小,那麼穩定的社會則像一個橄欖球,中間的力量最大,而極端的、極貧與極富都是很小。因而中國的中產階級社會就像一個越來越大的橄欖球,讓這社會的中間力量展示越來越大的穩定勢力。
不過在中美貿易戰的氛圍下,經濟下行,中產階級要發揮在逆境中堅韌的特性,煥發新的創意,才可以克服困難。面對美國的遏制與圍堵,中國只要能夠堅持開放,不要被封閉的思維所引誘,才可以找到置之死地而後生的突破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