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和金庸文字武林的緣份

(2018-11-02 17:34:47)

第一次見到金庸,是一九九六年八月間的一個下午,和亞洲週刊編輯部的幾位同事,到他在香港山頂道一號的豪宅去訪問,談香港即將回歸的權力安排,以及如何應對西方媒體的悲觀情緒。他那一天神采飛揚,和我們談得很高興。但談了才一個小時左右,他的太太林樂怡卻很快在客廳外大聲說「時間到了」,說還要去一個約會。我們只有匆匆說再見,我發現金庸談興很濃,似乎意猶未盡……

那時候香港無線電視翡翠台正在播映金庸名著《笑傲江湖》電視劇,八月十六日的大結局更掀起了收視高潮。金庸說他不怎麼看自己小說改編的電視劇,但他更關心九七回歸的權力大戲。

第二次見到金庸,是在回歸之後,和董橋、張隆溪等朋友,在蘭桂坊附近的一家私房菜。記得那天點了四川菜,辣的過癮,但金庸太太說金庸不能吃辣的,就將「夫妻肺片」等辣菜,放在一杯溫水內泡一下。席上大家沒有談到太多政治,都是談一些文壇軼事。金庸說話不多,但他滿肚子奇聞異事,偶爾講幾句就直指問題核心,讓人拍案驚奇。

另外一次見到金庸,是在一個酒會上,大家都拿著酒杯,站在那邊聊天。他說亞洲週刊的定位很好,面向全球華人社會,也開拓了一個獨特的氣場,對兩岸三地的政治與社會,都會有衝擊的作用。他說到當年去新加坡辦報,發現當地華人觀察中國,就具有和香港人迥然不同的角度,值得中國人深思。他說他喜歡讀亞洲週刊,也對我勉勵有加。我問他為什麼不再寫武俠小說,他說寫作的靈感也有配額,配額用完了,就不要再寫了。

如果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那麼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黃蓉與郭靖。不同背景的讀者,都對金庸作品的角色有不同解讀。但可以確定的是,金庸的作品是空前絕後的——他不但擁有深厚的中華文化素養,也很有歷史感,可以詩詞歌賦,四書五經,順手拈來,也熟悉中西歷史。他的寫作手法也超越了還珠樓主和傳統的章回小說,用上了很多西方的文學技巧,如戲中有戲、隔牆有耳、內心獨白等。他在文字武林中開拓了一個全新的境界,我和他匆匆的相遇,見證他的「武功」成為一個時代的絕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