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國制度創新與後發制人

(2016-08-29 09:57:02)

中國女排精神是什麼?中國不少媒體都強調這是全力拼搏、永不言敗的精神。但對美國隊和塞爾維亞隊來說,它們也是全力拼搏,永不言敗。因而強調「精神」之說,可以說是哲學上的「唯心論」,中國女排「拼搏」肯定起了作用,但還需要研究它的物質與制度的優勢。

這也是哲學上的「唯物論」的探討。中國在過去三十多年的經濟發展,其實就是不斷尋求制度創新的過程,在黨國結構的政治框架下,大量吸收市場經濟與資本主義制度的特色,成為全球目睹的「公開秘密」。

在兩岸關係上,台灣眼看中國大陸採用了資本主義的方式,最後在市場經濟上反勝,飆升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並且目前起碼有七個以上的省份,每一個省的GDP都高於台灣。在國家競爭力的較量上,台灣被民粹的內耗所局限,基礎建設緩慢乃至滯後,如桃園機場到台北市中心的機場捷運,不到 六十公里,卻建了二十年還沒建好,而中國大陸在過去十五年間,卻建成約兩萬公里的高鐵系統,全球最大,形成強烈的對比。

中國經濟發展的路徑,其實也是中國女排的發展路徑。全力吸收國際的遊戲規則,以市場化的力量,煥發競爭力,但又善用本來的舉國體制,發揮統籌與豐沛資源的優勢,既展現原有的社會主義特色,但又加上資本主義的利潤誘因,融匯兩種制度之長,形成一種混合的制度勢力。

而檢驗這種制度創新的能量,就是看它是否具有「良好的管治」(Good Governance)。這也是現代政治學者的最新指標,超越意識形態之爭,從制度的消費者角度,感受制度的成敗。美國學者法蘭克.福山(Francis Fukuyama)在新作《政治秩序與政治衰敗》(Political Order and Political Decay)中,就指出管治的品質是政治成敗的關鍵。

因而中國女排與中國政治的制度創新,還在於如何提升本身的競爭力,激勵每一個參與者都全力投入,並且在資源的分配上,既有全局的觀念,但又照顧到每一個人的需要。

逆轉勝的驚喜,其實都有制度的伏筆。這也是哲學上唯心論與唯物論的結合。對於體育競賽與政治發展來說,都在爭取後發制人,在艱難的逆境中,最後扭轉乾坤。朱婷的每一個重錘扣球,背後都有經濟效益,造就她在土耳其百萬美元年薪的身價。而中國的量子衛星發射,「彎道超車」,領先全球,也是因為重金吸納奧地利科學精英的靈感,與本土科研力量結合。

因而制度的競賽是停不了的抉擇,選取較佳的資源與路徑,開拓過去不敢開拓的領域,吸納過去未能吸納的人才。中國女排的勝利,也是制度的勝利。中國發展的成就,也是制度創新的成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