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運是網絡流動的盛宴

(2016-02-03 17:37:15)

海明威最後的一本作品《流動的盛宴》,也許可以形容中國一年一度的春運。一個人只要經歷過春運,就會永遠在生命中留下了烙印。幾十億人次的春運人潮,衝進一個呼喚團聚的集體儀式中,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過程中,在風雪交加的過程中,發現自己文化的臍帶,發現那些割捨不斷的歷史根源。

因為這一支感情的大軍,就是要在一個有限的時間內,回到自己感情的避風港,回到可以依靠的肩膀,歷經職場的打拼或是工廠生產線的壓力,也歷經城市歲月的磨練,他們都渴望在還鄉之行中,找回生命的依託。

尤其那二億五千萬的農民工,他們要回到家鄉,和那些往往一年才見面一次的家人團圓,估計農村六千萬的留守兒童都在盼望與自己的「缺席父母」(Absentee Parents)重聚,雖然只有 一兩個星期,但他們都會將親情壓縮在這時間的紅利中,面對面地彌補分離之苦。

但今年卻是一場網絡的流動盛宴。由於互聯網+概念的實踐,改變了中國人的生活方式,也改變了春運的行動方式。今年估計二十九億人次的旅客,都在不同的節點上,發揮更高的效率。

這也是中國競爭力的所在。新科技的出現,與生活密切配合,並且衝破階級與地域的隔閡。底層的農民工也可以幾百塊到一千多塊買一部智慧手機,在網路上買票。即使開摩托車回家,也可以用百度地圖來導航。

從大數據來看,春運的網絡化,也讓企業與公權力有一個難得的機會,掌握中國消費者的最新動向。今年春運的乘客人次第一次出現下降,從去年預估為三十七億人次,下降到今年預估為二十九億人次,共少了八億人次。但那消失的八億人次在哪兒?

也許是農民工回鄉創業,告別了在城市當「二等公民」的痛苦,避免子弟無法享受城市戶籍所提供的基礎教育,沒有同樣權利的公共醫療。他們倒是在近年中國豁免農村稅的過程中,獲得實際的利益。大數據的研究,就可以發現中國城鄉二元化體系正在變化的最新發展。

網絡也帶來效率的提升與社會資源的合理化分配。滴滴打車將功能延伸,成為跨省的交通工具,促成更多的「拼車」,讓交通資源更為優化,避免一個人開車的能源浪費,一舉數得。

也就是在春運的大規模的人口流動中,考驗了網絡在中國的能量,可以改變很多過去的生活方式,改變很多的人際關係,也提升了國家的競爭力。

這也是一場網絡的流動盛宴,享受最新的網絡競爭力,讓互聯網+的概念,落實到春運價值鏈的每一個環節。這是海明威所不能想像的世界。但海明威也許早就料到,在人與命運的博弈中,無論如何痛苦,但只要有勇氣與智慧,是永遠不會被擊敗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