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民間中國的智慧
(2014-09-25 14:40:50)
标签:
财经 |
民間的夢,改變了中國,也改變了世界。阿里巴巴是現代世界史的傳奇。一個沒有任何核心技術,也沒有任何天然資源與政治資源的企業,在創立之後的十五年,就躍升為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從中國向全球延伸,也將夢境延伸……
阿里巴巴的夢想沒有邊界,穿越語言和文化的壁壘,深入到千家萬戶的心底裏,也深入到千家萬戶的荷包裏。
阿里巴巴的傳奇,在於它為千萬的中小企業提供了一個夢的發射站,以巧妙的方式,將夢境射向全世界,讓網內網外互動,創造了一個全新的利潤平台,收穫夢想。
它的自我期許是要成為幸福指數最高的企業。它從中小企業開始,也吸納了全球的著名品牌到它的天貓網站,配上它的國際化的AliExpress ,以及有關金融業、廣告業與保險業的突破,阿里巴巴被英國的《經濟學人》譽為「全球最偉大的市集」。
而這一切都因為互聯網與全球化。中國的任何一個角落,只要可以上網,從偏遠的農村到繁華的都市,都可以與遙遠的世界「零距離」。阿里巴巴是民間企業,沒有任何黨政當局的政策支持,甚至在創業之初,要面對國有企業的擠壓,但馬雲說他發揮「螞蟻與大象周旋」的本事,發現了脫穎而出的空間。
這也因為台海兩岸人才的匯合。如果沒有出生在台灣的蔡崇信參與創業,擔任它的首席財務官,阿里巴巴今天就不可能有這樣的成就。這位祖父來自上海的耶魯大學法學博士,為阿里巴巴的國際化與華爾街上市,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正如金庸對馬雲說,善用人才,才可創建大業。
今天台灣和香港看中國大陸,就不能只看到中南海和黨國結構,而要進入民間中國的廣闊天地,觸摸它的靈魂,發現它的智慧,也分享它的智慧紅利。事實上,台港的新一代,很多人都在用淘寶,在這個巨大的市場上購物,或是別出心裁的開一個網上小店,享受透明、便捷、與自力更生的樂趣。
因而阿里巴巴的光榮與夢想,也有台灣與香港的角色。這顯示了一個兩岸三地的網絡平台,在商務的密切互動中,發現了一個更真切的民間中國——超越了黨派政治,也超越了分離主義的偏見。
民間中國可以對抗當前香港與台灣的「去中國化」逆流,讓群眾可以在自己喜愛的生活方式中,回歸民間中國的常識:中國不是被政府和政黨所壟斷的,而是屬於每一個老百姓。政黨和政府可以變化,但國家是要永續經營的。
這也是今天香港政治角力的盲點。一些反對派將他們對政權的痛恨,錯誤地投射到對整個中國大陸社會,提出「去大陸化」的口號。但難道阿里巴巴不是來至中國大陸嗎?難道香港人「主場」,就要反對馬雲和蔡崇信嗎?
因而阿里巴巴的效應,也會映照那些街頭戰士「逢中必反」的虛妄,因為他們所使用的很多商品,都可能來自淘寶。民間中國的智慧,化解了分離主義的負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