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記憶像鐵軌一樣長

(2014-07-31 15:48:11)

記憶像鐵軌一樣長。這是余光中著名的作品,寫出了那些難以斷絕的記憶和延綿的感情。鐵軌成為人生旅途的最佳象徵,展示那些蜿蜒曲折的情懷。

對中國籌辦的拉丁美洲兩洋高鐵來說,歷史的記憶,也是和橫跨大西洋與太平洋的鐵軌一樣長。因為每一寸的鐵軌,都承載著歷史的重量。

拉丁美洲是世界史的棄兒。這個曾經孕育瑪雅文明和印加帝國的天地,卻成為一個「第三世界」的國度,無法和現代文明接軌。從巴西到秘魯,都是經濟上的低度開發國家,在生活水平上,無法與歐美和亞洲的發達國家比肩。

但也是這樣長期落後的情況,使拉美國家都有一種要超越前進的心情,它們不甘於只是成為先進國的附屬,在國際貿易上,只能是輸出原料和礦產,輸入工業產品,永遠陷於不平等貿易的受害者的一邊,成為國際分工的永遠輸家。西方馬克思主義學者Andre Gunder Frank的「依賴理論」(Dependence Theory),就展現了這樣不合理的政治經濟關係。

但中國發展的模式,帶來了拉美國家的覺悟。他們發現中國在經濟發展和社會的發育上,都有後發制人的能量,可以超越先進國家,迎頭趕上,而不是永遠地亦步亦趨地跟在後面。

而中國的高鐵正是這樣的產物。僅僅是在公元兩千年之際,中國還是在向德國、日本、法國等高鐵先進國取經,但中國的工程師隊伍發揮自力更生的精神,融會貫通各國的特色,獨立發展自己獨特的技術與專利,可以勇往直前地建立一個全球最大的高鐵系統。

這樣的高鐵系統,剛開始時還被投來狐疑的眼光,尤其歷經了二零一一年的溫州動車傷亡事件,不少人認為中國高鐵只是一個糟糕的山寨產品,而鐵道部長劉志軍的貪腐事件,更加深了大家的負面印象,認為中國高鐵是一個笑話。

但實踐的結果,卻是很多原來取笑中國高鐵的人成為笑話。終於到了去年,《紐約時報》才對中國高鐵予以高度的肯定,指出中國高鐵開創了一個全國三四小時的生活圈,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生活方式,並且相當準時,在管理與里數長度上,位居世界先列。

這也開啟了中國高鐵開向國際的大門。過去幾年,高鐵成為中國的最新名片,或是一張最新的車票,紛紛邀請不同的國家上車,不僅是亞洲和拉丁美洲,還包括北美和歐洲。

這是一次歷史的顛覆,讓那些當年在美國與加拿大興建鐵路的華工的後代,可以籌辦一條五千多公里的橫跨拉美東西兩岸的高鐵。拉丁美洲的兩洋鐵路,超越了北美洲美國和加拿大的東西橫跨鐵路。

記憶像鐵軌一樣長。余光中這篇散文名作如果要續寫,就會面對今天這項充滿魅力的題材,寫出那些歷史的意外拐點——讓鐵軌比記憶更長,讓鐵軌承載的未來,可以無限地延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