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挥别怨妇的角色

(2007-09-27 15:54:34)
标签:

人文/历史

    我的朋友小周说,他从来没想到,中国大陆的知识分子越来越有一种新的能量,可以发挥时代的启蒙作用,对当前的中国变局,投下难以预测的变数。

我说,你说得太玄,知识分子的「启蒙作用」有这么重要?

   

    小周说,过去中国的知识分子都有一种怨妇的风格,老是怨恨被权力所强奸,哭哭啼啼的。但现在不一样了,他们都在网上找到了新的平台,可以自己写博客,可以彼此写电邮沟通,不仅突破了权力的束缚,还展示了奔放的思想,发挥种种令人惊奇的创意,是过去所无法想象的。

   

    我说这未免太理想化。网上还不是网罗重重,动辄得咎,怎么你说成是一个理想国?

 

    小周说,这不是理想国,而是一种动态的趋势,当前中国网上的言论空间,当然不是最理想,但一般的论政,只要不是具体针对某一个最高领导,或是触及权力最敏感的地带,都没人管你,还会赢得不少的掌声,像《南方都市报》的时评,每天都聚焦于一些重大的时政问题,立论尖锐,打破了过去报上「欲说还休」的忸怩作态,也比香港和台湾很多媒体更有深度,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

 

    小周还说,在博客的世界中,更拥有广阔的空间,让思想驰骋,更不要说大家写电邮,连最敏感的问题都可以触及,又可以不断地「细胞分裂」,无限扩大地将稿子传播出去。小周说,有这样的网上平台,有这样的既公开又私密的空间,知识分子还会是怨妇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生活的慢節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