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938年蒋中正的两次鸡公山之旅|静思斋

(2025-11-12 21:48:27)
标签:

蒋中正日记

鸡公山

中正防空洞

鸡公山近代建筑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分类: 史海一粟
本文系静思斋·于岳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这两天我正在写信阳鸡公山的游记。当时我在鸡公山,曾游历了中正防空洞、美龄舞厅等处,在查证史料时,发现一些细节尚属鲜为人知,官方的宣介也颇有谬误之处。但若把这些事展开置入游记,则篇幅多有不便,遂决定先作此短篇略述一二。

1938年蒋中正的两次鸡公山之旅|静思斋

据我目前所知,常公曾经来过两次鸡公山,均发生在1938年。第一次为5月26日,此时正值兰封会战期间,这场会战后来被常公怒称为战史上的“千古笑柄”,焦灼与无力的战况搞得他心绪暴躁。常公由郑州乘火车回武汉时途经鸡公山,原打算在此略作休息,但……他那天的日记是这样写的:

“上午途经鸡公山,登山游览甚想稍息,不料上山以后,满山皆是东北张逆余氛,且对此山顿生嫌恶,乃即下山,五时到汉,晚军事会报。”

“东北张逆”指的自然是张学良,这里的历史渊源不妨略作交待(更详细的历史沿革放在游记中了)。鸡公山原本是豫、鄂两省的界山,自清末以来,大体上采用两省各管一半的模式,总归存在着一些扯皮与混乱之处。1935年张学良担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营(武昌)主任时,曾来过鸡公山消遣,大约是对状况不甚满意,乃在他的主持下专设了一个鸡公山管理局,取消两省共管,改为行营直辖。在这一时期,张学良亦将东北中学自北平迁来鸡公山。这些大概就是常公所指的“余氛”,此时距西安事变已一年半,但他在字里行间,仍是难掩对张学良的恨意。或也因为此事,在常公的专门授意下,鸡公山管理局于1938年7月更换了局长(日记中记载为刘宪文)。

1938年蒋中正的两次鸡公山之旅|静思斋

第二次是在8月21日(武汉会战期间),常公再至鸡公山,这次小住了三天,对鸡公山的观感也发生了彻底转变,我想应该是新局长已着意清理掉了那些曾让常公感到闹心的“余氛”吧。常公8月21日至23日的日记如下:

“昨晚乘火车,今晨到鸡公山,住鄂二十一号房(按:指的应该就是花旗楼),山地清净,高爽,又得观览云海,心旷神怡,无异出火坑而入清凉洞天矣。下午与妻同游北街与教会区。晚傍在山上纳凉祷告,此心总不能将敌情与战事忘怀,而觉耻辱更重耳。”

“本日晨起祷告,跑山。回寓研究敌情全局,如杂录,自觉颇能深思也。此时应研究抗战到底,而不可稍作和平之望也。傍晚到山腹之游泳池,在蜜月轩静坐,甚觉自得也。”

“本日晨起祷告,记事,研究战局与大势,到鸡公岩下瞭望全山……在山心清神爽,惜今晚即欲离山回汉,时用恋恋,舍不得也。”(按:以8月25日日记所述“回汉以来至今三日”,则23日这天常公已然离山了)。

综合日记、事略稿本等文献对于这段时间前后的记载来看,常公此行显然是以避暑、休养为主要目的,并非是为了指挥武汉保卫战(实际上,当时大本营就设在武汉,焉有特意跑来鸡公山指挥的道理?)。常公在鸡公山的这三天,之于为期甚长的整个会战来说,似也并不处在最关键阶段。另,鸡公山于1938年10月沦陷,至少在当年及后来的整个抗战阶段,常公未再来过。

1938年蒋中正的两次鸡公山之旅|静思斋

1938年蒋中正的两次鸡公山之旅|静思斋

1938年蒋中正的两次鸡公山之旅|静思斋

如今中正防空洞那里搞了一个武汉会战纪念馆,史料倒是堆砌了不少,但我发现“源头”就有挺大的问题。官方(包括志书及很多相关著作)介绍说:“1938年夏,蒋介石上山主持召开‘中原会议’,驻节南岗花旗楼。”前引日记已对常公三日的行程交代甚明,其中并无召开过会议、尤其是涉及“中原”的任何记载与痕迹,这虚无缥缈的所谓“中原会议”属实不知所指,令我一脸懵逼。

1938年蒋中正的两次鸡公山之旅|静思斋

而以常公这三天颇为惬意的情形来看,“中正”大概也没有下过这条“中正防空洞。

                                      静思斋  于岳
                                      2025年11月12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