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海世博“TD-LTE”演示网的高调推出,由LTE
TDD包装而来的“TD-LTE”正式进入了路演阶段,“TD-LTE”的全面“推介”阶段拉开帷幕。
对于进入路演阶段的“TD-LTE”,在关注其热闹的同时,至少有这么几点值得大家持续观察:
第一,“TD-LTE”如何面对未来的知识产权问题。从技术上讲,LTE TDD和“TD-LTE”是同一事物,那么在LTE
TDD上中国公司到底占有多大的知识产权比例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LTE-TDD从一开始就是国际公认的主流标准,未来具有广阔的海外市场,中国公司的TD-LTE产品要输出,那么对于未来的知识产权争斗,力争更大世界市场份额的中国公司是否已经做好备战?未来,一种可能的模式就是TD-LTE产品的出口和进口保持一定平衡,在这样的制约下中国和海外的电信设备公司之间的专利战略都将保持克制,但这种平衡似乎太脆弱,因为中兴华为们的强劲出口随时会打破这种平衡。即使这种平衡能维持,但这种制约对于一些专门运营知识产权的进攻型海外公司来说是不存在的,这些公司仍将在知识产权上发难,中国公司是否做好准备?
第二,“TD-LTE”如何与TD-SCDMA厘清关系。“TD-LTE”和TD-SCDMA是完全不同的、具有替代性的两种技术,“TD-LTE”和TD-SCDMA的发展是此消彼涨的,这点已不必再徒劳争论。不管在宣传上两者是如何“融合”、“互补”、“平滑演进”的,在现实中,运营商过早投入“TD-LTE”对TD-SCDMA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是打击,高调推出“TD-LTE”是否意味着TD-SCDMA将开始收缩?同时,在对3G的投资都还没有充分发挥效益的时候,是否有必要再追加新的LTE投资的疑问将一直存在。
第三,“TD-LTE”是否解决了3G的“赚钱难”的问题。3G目前的现状已经充分证明了数据业务的“赚钱难定律”,即随着业务速率提高,业务的盈利能力下降(见本博之前的博文《3G为何赚钱难》,《再谈3G为何赚钱难》)。对于LTE来说,公司还是那些公司,技术还是那些技术,业务模式还是那些业务模式,LTE凭何去打破数据业务的“赚钱难定律”?若LTE再像3G那样回避问题,试图以强行供给来拉动需求,可能只是再次验证“赚钱难定律”而已。
第四,LTE和LTE-Advanced的关系如何。需要注意的是,LTE目前尚未能证明足以有效支持大规模的同频蜂窝组网,后续的试验将可能逐渐暴露出LTE的技术弱点,所以LTE从路演到进入大规模商用还有很长的时间距离,这个时间距离足以使得LTE-Advanced完成技术制定和试验。同时,LTE领域竞争的厂商众多,激烈的同质化竞争会迫使一些厂商加快LTE-Advanced产品化进程。所以LTE-Advanced路演阶段的到来速度也会很快,那时LTE和LTE-Advanced很有可能合流,太早投资LTE的运营商可能会存在技术风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