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女教师的12公里“天路”家访
标签:
张朝秀金阳县时评吴永麟 |
分类: 评论天下 |
2月4日,立春。金沙江畔气温低至1℃。吃过午饭,吩咐女儿杨诗语带弟弟做作业后,张朝秀便出“远门”了。她要去家在“云端村庄”的学生郭礼超家,做家访。远门不远,但也不近。从海拔600米的金沙江边出发,走完12公里通村公路,再走5公里入户机耕路,海拔高度会上升至1750米。(《华西都市》02-07)


上山家访的张朝秀和学生一家坐在火堆旁。
凉山州金阳县金沙江畔,一条曲折的公路盘在山间,成为山上众多村庄的致富路。
在这个寒冷的假期里,笔者看了这个新闻,感到很暖心。
笔者认为,对于学生,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和学习做人,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点燃学生的理想,特别是一些穷乡僻壤的学生,教师的家访尤为重要。
笔者在这里谈谈这位教师进行家访的几点意义。
一、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促进学生成绩的进步。家访的过程,有一个片断是这样的:“寒假作业做得怎么样了?”张老师问话时,郭礼超有些腼腆,小声回答说:“还没开始做。”“你一个人在镇上带着妹妹上学,今年成绩进步很大。”张老师笑着对郭礼超说,学习是熟能生巧的过程,一定要坚持每天练习。从这里可以看到,张老师循循善诱,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给学生搭建了学习的桥梁,张老师的教学经验很丰富。
二、唤醒学生的理想,让学生找到人生的方向。家访的过程,又有一个这样的片断:“你今后的理想是什么?”见老师没有继续追问作业情况,郭礼超的面部表情,开始变得轻松了一些。“我想当一名厨师。”说出理想,郭礼超“呵呵”笑了起来。坐在旁边的哥哥忍不住插了一句:“我以后要赚很多钱,买一辆车。”“我也想买一辆,从‘天路’开回来。”郭礼超把头靠在哥哥的左肩上,咯咯大笑起来。从此可以看到,张老师善于唤醒学生的理想,唤醒理想,是对孩子进行人生的启蒙教育,让孩子从此就开始学习感兴趣的内容,让孩子的成长拥有方向。
在关注孩子成长的同时,反复教育和提醒孩子,特别是通过家访的方式,这种家访,只要语言得体,进行正面教育,恰当提醒,学生会对教师家访的内容产生深刻的印象,家长对教师产生信任感,起到良好的合作教育作用。
特别是偏僻地区或穷苦家庭的孩子,他们往往缺少良好的学习方法,内心由于自卑而所少梦想,有这么一位女教师,走向“天路”,教给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激活学生的梦想,因此,笔者尊敬这位彝族女教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