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生贷十几万打赏主播,不是虚荣这么简单
(2017-08-10 11:15:24)
标签:
虚幻型人格情感时评吴永麟 |
分类: 评论天下 |
他还在上大学,原本是姐姐眼里的乖男孩,但是却向校园贷款平台借了十几万,把自己装成富二代,打赏钱财给女主播,甚至细致到每天给女主播订餐……然而,其实强装富有的他出身贫寒,父母在家里还拿着450元的低保……(《扬子晚报网》08-09)
贫困生贷十几万打赏主播,有人说他是为了满足虚荣心,但笔者认为不是虚荣这么简单,笔者在这里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1、心里有虚妄的陷阱,跌落在里面的将是自己
这是一位缺失自我认知的人,是一位虚妄的人。这样的人往往对于现实和自我的认知脱节,通过一个虚幻的形象来包装自己,生活在自我的世界里,外表披着一个保护的外壳。
他生活的虚妄主要表现在这些方面:
他是贫困生,父母在家吃低保,他却给女主播订燕窝,还贷十几万打赏主播。
他几乎每天都会通过美团给这位女主播订餐,还包揽了水果加餐等。他把自己塑造成为了一个家境优越、父母强势的“土豪”形象,在他的QQ空间日记里,他住在北京,拥有一辆玛莎拉蒂豪车。在他空间里还经常发一些音乐会场面的照片,假装自己在国外听音乐会或旅游。
2、童年在过分索取也答应的环境中成长,会让人丧失底线
许多人格障碍者,都与童年的生活经历有关。
童年里被溺爱的孩子,父母对孩子有求必应,哪怕不合理的要求也要答应孩子,满足孩子。在如此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他们往往只求索取,不思考后果,不愿承担责任,做事无底线。
他的姐说,他是一直是一个很乖的孩子,这个说法就暴露了问题所在。这是孩子被溺爱的证据,因为有成长问题的成年人,在他的童年时期会暴露一些成长的问题。
直到出现了严重的成长问题,还说孩子很乖,这说明,他们一直不纠正孩子的成长行为。
弱爱的悲剧就在于此。
要关爱孩子,要满足孩子的爱,要赏识孩子。但是,对于孩子的成长问题,也需要认真对待。爱孩子要有底线,越过底线,就让孩子承担责任,让孩子忍受痛苦。
“苦其心智,劳其筋骨”是锻炼和拯救孩子的教育理念。
3、一个弦外之音的故事
笔者在读小学的时候,认识一个人,把他叫A。
A当时考取了新闻专业的中专,听说他毕业后要当记者。那时候,当记者是一件很光荣的事。他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孩子的榜样,他的身上披着光晕。
毕业之后,他当上了记者。
每次节日回家,他穿着名牌,侃侃而谈,谈论在大城市叱咤风云和呼风唤雨的生活,还带着XO等名酒回家。他引来了许多羡慕的眼神。
他在城市闯荡十多年后,家里的泥墙房子百孔千疮了,摇摇欲坠了,邻居开始怀疑他。
后来,许多债主上门追债,他的生活真相也随之曝光:
他当过记者,但不久就被辞退了。他自认为自命不凡,不甘心当一般的工人或司机小贩,生活在虚妄之中。生活是现实的,要金钱才能过日子,于是他四处找朋友借钱过日子。
他开始无法适应现实,和现实脱离,他依然以名记者和上等人自居。
他的亲人发现了他的精神问题,要求他治疗。他说他是社会精英,没有病,他坚决地拒绝治疗。
多年后,他回到那个破烂的家里,囚首垢面,垃圾遍地,不久又失能,靠弟弟赡养,最后自杀。
4、悟
脱离现实的人是危险的,脱离实际而通过光晕来包装自己的人,当崩溃的那一天来临,会是一场人生的灾难。
人要虚心,有问题要善于治疗,善于求助。有人格障碍而拒绝治疗的人,是走向一条死胡同。
不适合自己的荣誉,或脱离实际的荣誉,有时有毒。虚荣会遮掩你最脆弱的心灵死角,让人的心灵死角无法弥补。
心病不治,从光彩夺人的形象到囚首垢面,只是咫尺之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