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流行病或比肥胖症致死率更高
(2017-08-08 11:00:22)
标签:
孤独心理疾病情感时评吴永麟 |
分类: 评论天下 |
美国心理协会第125届年会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社会隔离和独居等造成的孤独心理疾病,可能比肥胖症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更严重,且这一影响还在不断增强。(《科技日报》08-08)
孤独心理疾病或比肥胖症致死率更高,这个话题关系到人的生命健康问题,值得人们警惕,笔者进行了深思。
我们先了解一下世界因肥胖症死亡的人数。全球有22亿人超重,每年有280万人的死亡与超重有关。这说明,孤独心理疾病至死的人数或超过280万人。
我们中国人如何应对孤独流行病呢?有没有做好准备呢?这是值得反思的,笔者在这里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社会和媒体需要普及应对孤独流行病的知识,做到早预防孤独病的流行。美国杨百翰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尔特·伦斯塔德的研究表明,社会隔离和独居等孤独导致的死亡率,比肥胖症的危害有过之而无不及,而更多的社会联系能降低50%的过早死亡风险。笔者认为,社交是人类生存和获得幸福的关键,因此,保持人的社会联系,是获得幸福感的基础。因此,人要有社会角色,不要脱离社会,始终保持社交关系。社会和媒体普及应对孤独流行病的知识,就能提高人们的觉悟。
二、中国将进入老龄社会,警惕孤独死有深远的社会意义。据联合国统计,到本世纪中期,中国将有近5亿人口超过60岁,中国社会老龄化是中国将面对的巨大挑战。退休后的老人,失去社会角色后,通常会面对孤独,从而患上孤独流行病。因此,老人注重社会关系的培养,拥有新的社会角色,有利于老人的身心健康。
三、中国重视婚姻家庭的传统文化需要传承,幸福的家庭有利于抵御孤独心理疾病的流行。当前,幸福的婚姻,生育孩子,可以摆脱孤独疾病。因此,笔者对于在生育期限内的男女,主张他们结婚生子,接纳现实的人往往容易幸福。西方的独身主义也有可能是有毒的心灵鸡汤。
中国人防御孤独心理疾病流行的方法有这些:培养新的社会角色,走向合适的婚姻,生育孩子,拥有天伦之乐,满足陪伴,拥有亲情,分享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