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留守儿童逾一成为什么恼称父母已死

(2017-07-24 09:09:12)
标签:

留守儿童

时评

吴永麟

分类: 评论天下

调查显示,11.4%的孩子称自己父母月内离世,明显高于中国年平均死亡率千分之七。而且,年龄越小,比例越高,年龄越大,比例越低。这一调查结果出于孩子们的玩笑或对父母发泄不满,也表明越小的孩子对于父母离开的伤害感受、怨恨程度越深。(《人民网》07-22

留守儿童逾一成为什么恼称父母已死

 留守儿童与志愿者一起舞蹈。中新网 资料图

据报载,这一数据来自21日发布的《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这是公益组织上学路上连续第三年发布《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今年的白皮书问卷总计收回有效问卷14868份,涵盖17个省(区、市)。

笔者看了这组让人触目惊心的统计数据后,不禁思考,为什么留守儿童逾一成恼称父母已死?笔者在这里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留守儿童的成长缺乏关爱,他们对父母不满。调查结果发现,母亲一旦外出打工,她跟孩子的联结情况会出现陡然下降,母亲单独外出打工对孩子的心理负面影响等同甚至大于父母双方都出去打工。从此可以看到,留守儿童在生活上不能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缺乏父母的关爱和保护,缺乏与父母的友好沟通,亲子关系未建立起来,孩子对父母心生不满。

二、没有父母在身边,留守儿童在人群中的地位处于弱势。留守儿童在上学路上,看到别人家的爸爸妈妈接送孩子,而自己的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由于没有父母的保护,容易被他人欺负,为此他们受过许多委屈。留守儿童在人群中的地位较低,社会角色的被关注感没有得到满足。

笔者认为,留守儿童逾一成恼称父母已死,其实不并是诅咒父母要死,而不一种玩笑或表达不满的情绪,意思是他们被人欺负时没有父母在身边保护他们,生活中缺乏关爱,他们于是不满,他们埋怨父母“该死”。在心底里,他们还是爱父母的,不过,这也反映出他们对亲情的淡薄。这样的玩笑是一种沉重的玩笑,由此我们可以想到,许多父母,有空要多回家陪陪孩子,至少,电话不要少打给孩子,电话的关爱也是孩子需要的。

在现代社会,孩子需要父母的关爱,其实是社会的一种进化现象。现代的孩子,许多孩子不缺吃和穿的,但他们在精神和情感层面,需父母更多的关爱,拥有父母之爱伴随成长的孩子,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拥有父母教育和关爱陪伴的孩子,有利于孩子的精神进化。

此外,随着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现代人需要有秩序与规矩意识及素养,留守孩子在放养的环境中长大,他们往往缺乏自律能力,往往容易形成散漫的性格,这些对于他们今后走向城市,融入社会,都是不利的,社会也将为此面对一些困扰。

留守儿童逾一成恼称父母已死,这里透露出来的信息,是一部分儿童的身心出现问题,这是一种心智发育停滞的现象,这是社会需要警惕的。


孩子迟到英父母为什么要被罚120英镑

 深圳毁容男有事业和美妻的励志人生

 玉门捅杀妻儿嫌犯有什么样的童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