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让儿骑牛上学,有这些教育智慧

标签:
骑牛上学育儿时评吴永麟 |
分类: 评论天下 |
照片里的父亲叫李里,正陪着三岁儿子李七麟,骑着自家牛去上幼儿园。“个头小,胆子却很大。”李里说,儿子从小接触动物,两岁就开始在家里骑骆驼,从去年上幼儿园开始,常常在父亲的陪伴下骑牛骑驴上学。(《澎湃新闻》-07-04)
笔者研读了这个新闻后,觉得趣味盎然,又是感慨良深,笔者站在教育者的角度,在此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在童年里,给孩子具有诗意美的童年生活,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美育。在现代社会,笔者虽然不倡导家长都学习他这种送儿上学的方式,但点赞他的这种送孩子上学的方式。笔者认为,这样做,其实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美育。中国的古代诗词,写牧童的诗很多。例如: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袁枚《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李涉《牧童词》:“朝牧牛,牧牛下江曲。夜牧牛,牧牛度村谷。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袁枚《题画》:“村落晚晴天,桃花映水鲜。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眠。”刘驾《牧童》:“牧童见客拜,山果怀中落。昼日驱牛归,前溪风雨恶。”在这个人们淡漠诗意生活,离诗意越来越远的年代里,有这么一位父亲,每天都牵着牛,让儿子骑牛上学,对孩子进行诗意生活的熏陶,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诗意美育。他作为一种国学教师,他这样做,是扬他个人所长,通过行动来教育孩子。
二、在现代社会,父亲有这种闲情陪伴孩子上学,让许多父亲家长感到很内疚。根据《中国家庭教育现状》白皮书发布的内容,调查中发现有超过半数家庭中由母亲主导孩子的教育,而由父亲主导孩子教育的还不到两成。中国有众多的孩子缺少父亲的陪伴,这是不争的事实,缺少父亲陪伴的教育,是不完整,是有欠缺的教育。不利于孩子的人格完整、人格独立和冒险精精神等的培养。当前,中国男孩女性化严重,其原因有不少与缺少父爱教育有关。而这位父亲,每天拉着牛,让儿子骑牛上学,分享生活的趣味,这种陪伴是很有趣的,是温馨的,这是一种成功的陪伴教育。
笔者在此呼吁,父亲用合适的时间多陪孩子,有利于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