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的朋友圈为何不要超过150人

(2016-06-23 06:13:00)
标签:

朋友圈

时评

吴永麟

情感

分类: 评论天下

本周,《金融时报》发表了安贾娜阿胡贾的文章,探讨邓巴数字(Dunbar’s number)——即我们灵长类动物的大脑限制着我们有能力保持的有意义的社交对象人数,使其不超过约150人。(《澎湃新闻网05-30

 

一个人的朋友圈多少人合适呢?

一、牛津大学教授研究,人的朋友圈根据亲密度,可以分为四层。据悉,牛津大学(Oxford university)人类学家罗宾·邓巴(Robin Dunbar)教授提出了这个以他名字命名的数字。邓巴发现,从新石器时代的村落、罗马帝国的军团,到一份普通的圣诞节贺卡寄送名单,人类群体的规模具有惊人的相似性。他就此提出假说,即我们的社交注意力并不是在150个知心朋友之间平均分配的,而是像洋葱那样分层分布;5个最亲密的联系人位于我们社交圈的最里层,外一层是10个人,再向外的两层分别是35人和100人。

二、芬兰阿尔托大学研究,根据手机通话频率,人的朋友圈可以分成四至五层。据悉,在芬兰阿尔托大学理工学院(Aalto University School of Science)同事们的合作下,邓巴教授研究了2007年欧洲的手机通话数据集,这其中包含了3500万用户进行的总计60亿次通话。两个人之间通话的频率是反映他们感情亲密度的近似指标。数据中剔除了那些仅做紧急呼叫或仅拨打商务电话的人;只有那些和至少100个人多次往返呼叫的人被包括了进来。通过梳理通话的人际网络和应用聚类算法,研究人员发现,人们倾向于将他们的社交圈划分为四至五层。平均而言,社交圈分为四层的个体拥有4个最亲近的知己,往往是亲戚,他们与这些人的通话最为频繁,再向外一层有11人,最外面的两层分别是30人和129人。对于那些社交圈分为五层的个体来说,每一层分布的朋友人数略有不同:3个最亲密的联系人在最里层,往外的各层依次是7人、18人、43人和134人。

笔者认为,人的朋友圈不是越大越好。我们首先举个例子,就是当前的微信朋友圈,有的人有几个朋友圈,有数百、甚至上千的微信朋友。一分钟,微信有友圈就会发出几条信息,每天常常有几百条信息。人是要生活,要工作,要休闲,要休息的,总不能天天看着微信,于是产生微信审美疲劳。于是,许多人根本不看朋友圈,并进行定时清理。现在,微信的朋友圈还出现微信网店的,以朋友的身份,找你发展网店下线的,找向你推销产品的,让你疲于应对。这至少说明,朋友圈大了,就会越来越多功利的朋友,不但难以维护朋友的感情,而且还会影响你个人的生活,朋友圈大了,反而越来越缺少朋友。

当前,微信的朋友圈很流行,笔者认为,微信朋友圈在垃圾信息不断围城的环境下,各种虚假广告的侵蚀下,现代人的真情与友谊正在消耗,微信朋友圈的热潮最终会退潮、冷却,人们疏远朋友圈是一种必然,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滥交太多的朋友,不一定是好事。因此,朋友太多,最好的朋友就会减少。牛津大学和芬兰阿尔托大学教授的研究,最好的朋友适合在57人,其次是1018人,此外,其他的朋友只是一般的交友,交友要限制在一定的数量范围内,一个人的朋友圈不超过约150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