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寒门学子的蜕变过程
(2016-05-25 06:56:13)
标签:
清华大学时评吴永麟 |
分类: 评论天下 |
清华大学招生办副主任徐宁汉今日作客中新网视频访谈时介绍,清华大学“自强计划”今年招收学生控制在新生的3%以内。对于近年来“寒门再难出贵子”的说法,徐宁汉说,这不仅难在考上顶尖高校,更难的是寒门学子在进入顶尖高校之后要保持以往的一贯优秀。(《澎湃新闻网》05-09)
寒门在读大学的过程中,会经历一个成长的过程,这个成长的过程对教育部门和寒门学生有借鉴意义,那么,寒门学子在清华大学读书经过怎样的蜕变过程呢?
一、刚进入清华时,有的寒门学生成绩垫底。据记者的采访,徐宁汉举例称,可能有的学生在中学都是第一、第二名,从来没有出过前三,到了清华就垫底,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总体上说,这部分学生确实是在基础知识、学业能力和生活条件方面,会有一些差距和困难。
二、清华大学寒门学生刚入学时的优点与不足。据记者的采访,对于这部分寒门学子和其他学生的不同,徐宁汉说主要体现在生活习惯和表达方式上。“我们没有给他们加任何标签,他们和平常学生是一样的。但是他们可能生活更加简朴,他们的表达稍微弱一些,稍微生硬一些,对于外界的认识相对缺乏一些。”
三、清华大学通过发展中心辅导寒门学生。据记者的采访,徐宁汉介绍,这部分学生进入清华以后,会有专门的衔接措施来帮助他们。比如说有一个学习发展中心,会为他们去做很多学业方面的辅导,部分院系也会开设周末班,帮他们补习一些功课。
四、清华大学为寒门学生完成学业大力支持。据悉,生活上也会有各种助学金,帮他们解决学费、生活费问题。
五、清华大学的心理咨询机构对寒门学生群体给予特殊的关照。据记者的采访,在心理上,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包括辅导员队伍,也都非常重视这个群体,会给予他们一些特殊的关照。此外,还会给他们匹配一些优秀的校园导师,让他们跟毕业生做一些接触和交流。
六、清华大学寒门学生四年后进步喜人。据记者的采访,“但是,四年之后我们看到第一届的学生顺利毕业,我们跟他聊过,从谈吐上,从整个的学习状况上来看,我觉得差距不大,跟普通的清华学生没有太大的区别,这是普遍的情况”,徐宁汉说。
笔者认真阅读了清华大学招生办副主任徐宁汉的说话,认为他对寒门学生的研究很深入,很有系统性,也相当接地气。清华大学对寒门学生的帮助机制,也是值得肯定的。清华大学把寒门学生从表达的微弱、生硬,培养成自信、得体,这不但是文化素养的提高,更是对情商的大大提高。
笔者认为,寒门学生一般内心会自卑,常会披着一个外壳(这个外壳用来自我保护),表达生硬,缺乏人格弹性等是这个群体的特点,清华大学通过一个系统的教育和帮助,让清华的寒门学生获得更好的成长,清华大学的教育理念是值得点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