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大“一个人毕业照”的学生5年后

(2016-05-24 06:27:55)
标签:

一个人毕业照

北大

时评

吴永麟

分类: 评论天下

法制晚报520日报道(记者明廷宝),两年前,穿着白色衬衣、顶着黑色学士帽的薛逸凡似乎还没来得及笑一下,四年的大学时光就在相机的咔嚓声中画上了句号。镜头前严肃拘谨的薛逸凡没有想到,就是这张一个人的“北大2010级古生物专业合影”,让她几天之内成为热门人物。(《观察者网05-21

 北大“一个人毕业照”的学生5年后

“北大2010级古生物专业合影”

 北大“一个人毕业照”的学生5年后

“今年6月份拍毕业照的时候,我也是一个人。”薛逸凡的师弟、北大古生物学2016年毕业生安永睿,成为北大该专业本届的唯一毕业生。

 

据报载,北京大学的古生物学专业从2008年创立至今,每年的毕业生都是一个,目前已是“六代单传”。“我毕业之后,古生物学只有一个大一的在读了,大二大三都没有学生。”安永睿透露。

笔者对于北大“一个人的毕业照”,对当事学生十分尊敬,那么,这样的专业会有前途吗?

一、经过五年,北大毕业的薛逸凡成为美国大学的准博士,前途一片光明。据悉,记者时隔两年之后再找到薛逸凡时,她已经修完美国卡内基梅陇大学计算生物学硕士课程,成了准博士——414日,薛逸凡正式选择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信息学作为她的博士专业,研究方向为癌症信号网络,从下半年开始将攻读博士学位。

二、古生物本科专业毕业后就业容易,前途不差。据悉,目前,国内只有北大、南京大学等开设了古生物本科专业,且招生人数有限。虽然人少,但该专业的学生很受学界和市场青睐。“古生物学出来的同学目前在很多行业都有,前途不差。”薛逸凡谈及古生物专业学生毕业出路时表示。

据悉,在美国诸如古生物这样的冷门专业鲜被质疑,公众普遍对这类稀缺人才报以极大肯定,认为他们的工作会造福人类,能更好地构建未来。

笔者认为,对于学术型的偏冷学科人才,中国社会也要有成熟的心态来面对。一个国家,各行各业平衡发展,各个科研部门都有一流的学术精英,我们的社会将平衡发展,我们社会的每个行业都会有一流的科研人员,这样可以造福人类。

我们的社会,对于那些在选择偏门或冷门学科的学术人才,应该少质疑,这是一种学术追求,是为了造福人类的一种学术探索。中国的学术美,则中国美。中国的学术成果累累,则中国的走向富强。

当前,大学里的功利主义造成许多大学生躁动不安,无心于学术研究。而一些冷门学科的人员,静心探究学术,这种学术精神是一种崇高的精神,这种精神是造福中国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更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