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情感时评吴永麟 |
分类: 评论天下 |
三千多家制笔企业、二十余万从业人口、年产圆珠笔四百多亿支……中国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制笔大国,但一连串值得骄傲的数字背后,却是核心技术和材料高度依赖进口、劣质假冒产品泛滥的尴尬局面,大量的圆珠笔笔头的“球珠”却需要进口。(《新华网》01月24日)
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却无法实现一个小小零件圆珠笔笔珠的完全自主研发和生产,这反映了什么呢?笔者在此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中国圆珠笔的制造技术研发落后,核心技术掌握在瑞士、日本等国家手中。据介绍,笔头和墨水是圆珠笔的关键,其中笔头分为笔尖上的球珠和球座体。目前,碳化钨球珠在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我国已经具有很好的基础,不仅可以满足国内生产需要,还大量供出口。但球座体的生产,无论是设备还是原材料,长期以来都掌握在瑞士、日本等国家手中。
二、中国圆珠笔的生产设备和材料都需要进口。据悉,“生产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需要二十多道工序,传统工艺需要分开进行处理加工。”陈三元说,为了满足出口的需求,国内制笔企业开始大量采用瑞士米克朗公司的一体化生产设备,以提高质量和生产效率。据介绍,国外生产设备对原材料的要求相对更高,国产不锈钢线材无法适用,必须依靠日本进口易切削不锈钢线材。同时,与之相匹配的墨水也要从德国、日本等国家进口。从而形成了我国当前圆珠笔产量第一,但核心材料和设备却大量依靠进口的“尴尬”局面。
三、由于利润微薄,钢厂没有动力搞研发生产。据悉,陈三元表示,圆珠笔看似简单,其实涉及到一个国家制工业的方方面面,墨水研制需要化工业支持,生产设备涉及机械设计制造能力,特殊钢材则取决于国家钢铁产业的科技水平。“相对于钢铁产业,制笔是个体量很小的行业。比如,一家钢铁厂一天的产量,可能就够制笔行业消化一年。”陈三元说,对钢厂而言,这点利润微不足道的,它没有动力去搞研发生产,制笔企业也没有足够力量,因而依赖进口。
四、中国圆笔制造业出现曙光。据悉,经过不懈努力,项目于2015年通过“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验收,实现了一系列技术突破。长期以来,困扰中国制笔行业的“进口依赖”困局,开始被逐渐扭转。陈三元说,我们研制成功易切削不锈钢线材以后,日本的钢材供应商立刻将价格从每吨12.5万元下调到9万元左右。同时,我们还研制成功了两台国产笔头制造设备,建成了多条墨水、新型结构笔头的示范生产线。进口墨水的价格和数量也都在下降。
中国人会制造歼10战机,会造宇宙飞船,会造高铁,但是,中国居然造不出圆珠笔笔珠。这反映了什么呢?反映了中国对于大与小的失衡,中国当前的科研,重视大研究,而忽视小科技。
中国年产圆珠笔4百多亿支,文具店里一支圆珠笔售1元到2元钱,按此计算,市场销售额是4百亿到8百亿元,这是一笔很大的收入,里面的收益可谓财源滚滚,这可以许多中国人提供就业的机会,中国的相关工厂当前就是遗忘了小的发展,失去了小的商机。
小的文化里,有精华,有小智慧,有天衣无缝的哲学,有滚滚财富。“滴水可以汇成大江,碎石可以堆成海岛”这样的熟语为何遗忘了呢?这个熟语也是一种财富观。由于中国在制造业小方面的滞后,这里蕴含一个大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