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民日报记者子女看病遇意外反映啥

(2013-09-29 08:55:38)
标签:

吴永麟

杂谈

分类: 评论天下

正是夏秋交替时节,很多孩子感冒了。记者的孩子也因为得了肺炎去一家三甲医院—北京朝阳医院儿科进行治疗。但9月28日在医院发生的“意外”、医生对失职行为的毫不在意,实在令人担忧。(《人民日报》09月29日)

 

据报载,在北京,儿科看病输液要求每天重新挂号、每天重新检查开药。等候了20多个号之后,轮到了我们。医生开始给听肺、看嗓子,翻看前两天的病历记录后,要求接着输液,并很快开了药方。一切似乎比较顺利,但我们到一楼收费处交费,被告知交费68元。感觉诧异,问收费处工作人员:“前几天输液,同样的药,怎么只要30多元呢?”工作人员:“药费100多,医保扣除后自费60多,你到底交不交?”考虑排队等候繁琐,记者就交费了。拿到收费单据后仔细查看发现,葡萄糖注射液1袋,单价7.16元,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3瓶,单价35.66元。前几天输液时,医生都只开一瓶阿奇霉素,且问了孩子的体重;今天医生突然开出3瓶来,没特意嘱咐,也没问孩子体重,会不会是出错了?于是立即上楼问就诊时的医生。她看了一眼,只说了一句:“等一下。”然后拿出一张白色的退费单,签上自己的名字后递给记者,补充一句:“去收费处全退了再上来找我重新开药单!”记者正琢磨要不要一次性开出一张正确的药单,这样既把原来的费退了又把正确的药单交了,免得多跑一趟。但医生已经叫上另一个患病的孩子就诊听肺,既没有做任何出错的解释,也未给记者询问药单的时间。再次下一楼退单子。排队、等候,收费处工作人员表示:“退款单上面没有门诊办公室签字,没法退。”让记者去二楼门诊办公室签字再退费。再次上楼,发现门诊办没人。后来得知,今天是星期六,周末门诊办不上班。再次下楼,依旧不签字不给退。孩子输液需2个多小时,如此折腾,孩子已经疲惫,还不知何时能退成药。于是决定不退药了,先取药输液再说,实在不行就不退了,太费劲。去地下一层取了输液用的针剂,再次返回二楼儿科护士站。记者指着输液执行单跟护士说:“医生开错药了,输液执行单有问题,只需一瓶阿奇霉素。”护士听后,没有去请示医生,直接用记者给的注射液和一瓶阿奇霉素,注入粉剂开始输液。孩子输液后不久,一位药房工作人员在输液室外问询孩子姓名。原来,药房发现药方出错后,打电话给儿科,却无人接电话,于是亲自上儿科来纠正。随后,药房工作人员与记者一同去开错药的医生那里,说明来意以及患者无法退药的原因,并请她开出正确药方,随同之前的错误药方去收费处一并办理退钱、交钱。此时,这位叫王晓青的医生才微笑着对药房工作人员说:“刚才不小心点错了,还麻烦你跑一趟。”但对患者无任何解释与歉意。“如果当时孩子家长没有及时纠正,输液出了问题怎么办?”在一楼收费处,记者问药房工作人员。该工作人员不说话,只在收费处帮记者办理完退款手续后,对记者说:“好了,办完了。”

看了这个新闻,笔者感到吃惊。如果当时孩子家长没有及时纠正,输液出了问题,孩子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如果这位家长不是人民日报的记者,素质高,善于分析,就没法纠正错误,后果将严重。如果这只是一般的民工或疏忽大意的人,输错了液,可能会引发灾难性的后果。

医生开错了药,种种灾难性的后果都可能发生。

但是,比医生开错药更严重的,就是对错误的冷漠态度,对错误的回避,这是对人生命的极不尊重。家长发现医生开错药,向医生反映,并要求退药更正,却遭遇一系列的麻烦,药退不了,最后,竟然所有错误的药出现在护士站,如果不是家长多次提醒,很可能会引发医疗事故。从医生、收款处、药房等部门,他们应该具有基本医疗安全常识,医生开错了药,应及时有效制止,但是,在家长不断的提醒中,开错的药仅然可以一路“绿灯”,最后出现在护士站。

这里表现出来的,是工作的机械,是心灵的麻木,是对生命的漠视。这个过程,是一条冰冷黑暗诡秘的人性通道,医生作为救护者的角色,在此刻变成冷漠的看客,把生命当成玩儿童游戏,这个过程中,冷血得让人心寒。

 

  姚贝娜全裸登封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