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15岁少女捂死奶奶叔叔姑姑求判她极刑杂谈 |
分类: 评论天下 |
15岁少女捂死奶奶判5年属何性质?
作者:吴永麟
2012年大年初六晚上,花都15岁留守少女小雪因琐事被责骂,将一手把她养大的奶奶推倒在地,拿衣服包住奶奶头部致其窒息死亡。其后,她自杀未遂又放火烧了奶奶的衣柜,将百元现金洒在客厅,反锁大门逃离现场。事发后小雪的叔叔姑姑们非常愤怒,一度向村委反映要求法院严惩,甚至判处极刑。近日,小雪被花都区法院判处5年有期徒刑。(《信息时报》08月27日)
15岁少女捂死奶奶,叔叔姑姑求判她极刑,小雪被花都区法院判处5年有期徒刑。
这是一个家庭悲剧,教育悲剧。孩子的心理扭曲、手段狠毒是存在的,她犯罪的行为真的不能容忍,需要接受法律的惩罚,不过,最主要的是如何反思这个事件,如何从中吸取教训。笔者在此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小雪8岁时被父母抛弃。小雪在口供中说,自己的不幸源自4岁那年,父亲王某和母亲黄某经常为琐事吵架。小雪刚上小学,父母便出门打工糊口,将她交给乡下的爷爷奶奶照料。2004年小雪8岁,父母离婚,小雪判给爸爸,她照例跟着爷爷奶奶。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关爱,孩子被抛弃,对孩子的心灵创伤会很大。抛弃意味着爱的缺失,意味着爱贫困,孩子在爱的荒芜中成长,内心出现爱的空洞,童年无爱的人一般性格冷漠、自卑、封闭、怨恨。一个性格充满冷漠、自卑、封闭、怨恨的人,面对人生的压力,会以仇恨、报复、攻击的方式来进行反击。
二、奶奶脾气暴躁,小雪稍有不听话,她就破口大骂。2009年,爷爷瘫痪。父亲每月只给600元的生活费,不足以支撑3人的生活。小雪说,奶奶靠种地维持生计,她做起了家务活,还要照顾爷爷。奶奶的脾气也变得暴躁,小雪稍有不听话,她就破口大骂。但好在小雪成绩不错,在班里能排前十名,立志要考重点高中。孩子的心灵,是一张白纸,监护人的性格,往往会潜移默化地复制在她的身上,奶奶的暴躁总会在孩子的心里复制下暴躁,暴躁的情绪有破坏、攻击、暴力性质。小雪常被奶奶用尖酸、刻薄的语言辱骂,缺爱的孩子被骂,内心更加敏感,更加脆弱。她内心很压抑,内心积压着大量的负面情绪,但她一直没有通过其他方式释放出去,而在内心里积压下来,一天一天的累积,超越了心理承受的能力,遇到诱因,发生了心理崩溃。
小雪的不幸,其实是家庭教育的不幸,孩子的父母带给孩子的是无爱的荒芜,是爱的枯渴,是情感的压抑,是爱的破坏。不过,小雪触犯了法律,她需要负起责任。笔者认为,她应该感恩奶奶,父亲每月只给奶奶600元的生活费,不足以支撑3人的生活。小雪说,奶奶靠种地维持生计,她做起了家务活,还要照顾爷爷。奶奶拥有勤劳、纯朴的美德,奶奶够辛苦的了,奶奶长期照顾瘫痪在床的爷爷,心理上易患上焦虑症,骂人是可以理解的,小雪缺失对奶奶的宽容、理解,她性格上缺失一种共情能力。她没有任何理由去杀死奶奶,她犯了错误,触犯法律,她需要负起法律的责任,至于判多少年,是法官们的判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