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人17年垃圾堆捡菜度日钱捐学子

(2011-07-18 21:41:16)
标签:

烟台招远市

刘盛兰

杂谈

分类: 评论天下

老人17年垃圾堆捡菜度日钱捐学子

 

作者:吴永麟

 

在烟台招远市一个小村庄里,有一位89岁的贫穷老人刘盛兰,他17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的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可正是这个倔老头,却在贫苦交加的17年里,慷慨地将所有钱财捐给了全国各地的贫困学子。(《山东商报》07月18日)

                 老人17年垃圾堆捡菜度日钱捐学子
                      刘盛兰收拾着汇款单和回信。
                    老人17年垃圾堆捡菜度日钱捐学子
                      老人锅里只有最简单的食物。

据报载,把所有积蓄都捐出去后,原本就非常节俭的刘盛兰只能从集市上捡别人丢弃的白菜、土豆、茄子等蔬菜以供日常生活,这一捡就是将近17年。“那些东西其实都能吃;要是看到有被丢了的鞋子,我就捡来缝缝再穿。”刘昭江告诉记者,从给学生捐钱开始,老人就几乎没尝过肉味。记者数了一下,仅汇款单就有一百多张,每次汇款金额在200到500元间,最多的一次1000元。与之对应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受捐助者收到汇款后寄来的回信。

89岁老人17年中垃圾堆捡菜度日,钱财捐贫困学子,老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其社会意义在哪里?

老人是一位拥有精神信仰的人。许多贫困家庭的孩子,他们由于没有钱,连读书的机会都没有,他深知,读书对于贫困家庭的孩子,可以改变孩子的命运,带给孩子希望。他把钱财捐给贫困学子,会让贫困学生拥有读书的机会,拥有未来。就是怀着这样的精神信仰,他17年不断地汇钱帮肋那些将要失学的孩子,让孩子重圆读书梦。

他相信教育可以带给孩子未来,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这是他的一种精神信仰。他虽然生活贫困,但他在精神上很富有,他的心灵世界丰富。通过做好事,实现人的社会意义,可以让人快乐,老人这样做了,他很快乐。他89岁了,依然健康。从心理上来看,长时间做好事带来的精神愉悦,促进了他身体的健康。世俗人的眼里只看到老人贫困的生活,而没有发现他做了好事后的心灵快乐与丰富。

当前,社会暴力事件频发,人们精神空虚,身心焦虑、苦闷,许多人生活不快乐,许多人在生活的重压下找不到社会的价值和意义,在不安、困顿、迷惘、失落中过着日子。这是什么原因,这是缺失信仰,信仰是一种灵魂的伟大工程,只要多做关爱他人的事、多做给别人带来希望的事,人的精神就会快乐,人的心灵就会丰富,爱心是一种心灵的营养,是一盏灵魂的灯火,给人光明、力量、平衡、快乐。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位老人很有智慧。

 

 妻子雇凶杀亿万富豪丈夫源于什么?

14岁少女遭打骂离家出走嫁给网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