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乌镇夜记:烟雨中的视觉、味觉与思绪

(2025-03-28 07:58:30)
标签:

杂谈

休闲

分类: 闲言碎语

乌镇夜记:烟雨中的视觉、味觉与思绪

乌镇夜记:烟雨中的视觉、味觉与思绪


不是此番出游,我的相机要生锈了。行前,特意把相机做了保养维护,试图用镜头定

格江南烟雨。奈何眼拙手笨,近千幅片中可示人者寥寥。权且以文补拙,聊作纪念。

在西栅安顿下来,已是暮色四合,细雨霏霏了。我不沮丧,看的就是烟雨江南。倘是天天艳阳高照,那就了无意趣了。

穿镇而过的西市河,把乌镇一分为多,据说分成了70多个小岛。沿河两岸,商家、民居鳞次栉比,错落有致。

两岸房屋的式样,很像凤凰古城沱江河畔的吊脚楼,只是少了“吊脚”。西市河本就不宽,再向河里“吊脚”,那河就成了“屋下河”了。夜里看着,个别地方好似也有吊脚楼,那必是河道略宽处。

夜色铺满青石板路,细雨裹着寒意渗入肌骨。东北人在江南挨冻,倒成了一场意料之外的体验。索性躲进临河小馆,点几道时令小菜,温酒暖身。

宵夜值得一记:鲜笋,蚕豆,河虾仁,桑叶,佐一瓶三白酒。

鲜笋,清甜脆嫩,是此行味觉的至臻佳品。

蚕豆表皮略显坚韧,或许不够鲜嫩,但口感尚佳。

河虾仁,玲珑如米,鲜味浓郁,熬煮成粥状,更显江南烹饪的细腻,精到。

桑叶,平生第一平生品尝。我以为就是老家的“勃利叶”。同行人说,“勃利叶”是柞树叶。“勃利叶”本地山上就有,随手可摘。挨饿时吃过,极难下咽。炒鸡蛋中掺入的桑叶,虽无特别之味,却并不令人反感。

吃着桑叶,想起了茅盾先生,想起了先生的《春蚕》。

西栅人吃桑叶,近在咫尺的东栅人一定也吃。茅盾先生的旧居在东栅,想必先生也是吃过桑叶的。我甚至以为,嚼得桑叶,可育《春蚕》。

后来,先生北上了,吃炸油鬼,喝绿豆浆了,离吴荪甫、赵伯韬们远了,没了《午夜》;远离了桑梓之地,疏离了老通宝和多多头们,嚼不到桑叶,怎作《秋茧》?造化弄人,谁人能够游离于时代、环境之外?

夜色渐深,西市河的灯影在雨雾中弥漫开来。踉跄拍下的光影,虽不及肉眼所见的十之一二,却意外地捕捉到烟雨江南的朦胧意象。遗憾,本就是旅行拍摄的底色,而手持夜拍,更是不尽如人意了。许是敝帚自珍,还有要和朋友的交代、交流,拟整理、发送几组照片。

发送图片,平台有要求,必须附文300字以上算是原创。“原创”是毫无疑义的,每一次按动快门,都是一次超乎寻常心动。不得已,只得勉为其难地凑字了。

300字以上,只能是聚焦在某个点上的一孔之见,门外之见,不免贻笑大方;偏颇、失当之处,更是在所难免,敬请见谅。

雨夜西栅,如梦似幻(拍照)

乌镇夜记:烟雨中的视觉、味觉与思绪
01


乌镇夜记:烟雨中的视觉、味觉与思绪
02

乌镇夜记:烟雨中的视觉、味觉与思绪
03

乌镇夜记:烟雨中的视觉、味觉与思绪
04

乌镇夜记:烟雨中的视觉、味觉与思绪
05

乌镇夜记:烟雨中的视觉、味觉与思绪
06

乌镇夜记:烟雨中的视觉、味觉与思绪
07

乌镇夜记:烟雨中的视觉、味觉与思绪
08

乌镇夜记:烟雨中的视觉、味觉与思绪
09

乌镇夜记:烟雨中的视觉、味觉与思绪10

乌镇夜记:烟雨中的视觉、味觉与思绪
11

乌镇夜记:烟雨中的视觉、味觉与思绪12

乌镇夜记:烟雨中的视觉、味觉与思绪
13

乌镇夜记:烟雨中的视觉、味觉与思绪
14

乌镇夜记:烟雨中的视觉、味觉与思绪
15

乌镇夜记:烟雨中的视觉、味觉与思绪
16

乌镇夜记:烟雨中的视觉、味觉与思绪
17

乌镇夜记:烟雨中的视觉、味觉与思绪
18

乌镇夜记:烟雨中的视觉、味觉与思绪
1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