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笔记》02:节俭是贫穷的衍生物

(2024-04-12 09:21:59)
标签:

历史

休闲

杂谈

分类: 不求甚解

《笔记》02:节俭是贫穷的衍生物

《笔记》02节俭是贫穷的衍生物

       “任何一个普通的中国家庭,每顿饭剩下的东西下顿都会重新端上桌来,哪怕这些残羹剩饭分文不值。”

      “人类很注意食品的卫生, 西方人越来越注意到这一点,但中国人却不是这样。”

      “节约得过分:动物死后一律吃掉,不管是撞死、老死,还是病死。”

—摘自《素质》第2章《省吃俭用》

        如果说挥金如土是富人的豪举,那么省吃俭用则是穷人的无奈。我不否认节俭是种美德,但更认同那是贫穷的衍生物。

        作者说,中国人的省吃,省到不讲卫生,不顾生命地“放纵瞎吃”;俭用,俭到为了节省抬棺材的费用,将死之人步履蹒跚地挪到离祖坟近点儿的亲戚家。

 

《笔记》02:节俭是贫穷的衍生物

        我知道更多的“细节”:锅底灰当眉笔,扯下贴在门框上的旧春联充口红……还有相似的,都是听人说的。当然,也有我亲历的。

        小学五、六年级时挨过饿,我艳羡“一把炒面一把雪”的日子。初中时,很少有穿不带补丁衣服的学生,我甚至见过见过穿着家织布长衫的。高中时,每天一斤粮票,两毛三分钱的的伙食费。物价再低,这点儿钱能吃什么?饥肠辘辘,辗转反侧,什么梦也做不了。

        下乡时,春忙季节,下饭的菜只有大酱,后来大酱也断流了。我曾在相邻的知青点吃过马肉。那时候,有口肉吃就像过年,没顾上问马是怎么死的。

        当兵时,又吃过一次马肉,那马是因伤被击毙的。兵拉练时,见过墙上凿个洞,放盏小油灯,一灯两借光,照“亮”两间屋的人家。

        上班时,提倡信封“再生”,接到的信函把信封拆开,翻折粘上再用。单位设有专门的“修旧利废”班组,若按现下的人工、时间成本核算,修复的零部件得比新的还贵。那时,人工便宜,省一点是一点。单位建房,有门路能买到几大材的可以分房。

        退休后,时见翻检垃圾箱的老翁老妪,乞讨者也不鲜见……

        物尽其用,值得称道。似也不必过度赞美、歌颂,毕竟是是经济落后,物资匮乏,生活无着的无奈之举。

        如今,老年人乘坐公交车的奇多,因为半费或免费。我敢赌,以半张大钞取代老年公交优惠卡,高峰时段的拥堵立马改观。

        面对“转基因”、“毒食品”的大规模肆虐,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别无选择的。但是,也绝非只有“特供”一条路。手里的钱足够多,不具享受“特供”资质的,尽可享受“特价”。“转基因”、“毒食品”能大行其道,贫困是助推剂。

《笔记》02:节俭是贫穷的衍生物

        我不挥霍,也不吝啬。温饱之后,对烟、酒、茶、咖啡这类非必需的品的耗费,多余衣物的“下乡支农”,以至别的无可无不可的耗损,我都不大痛惜,惟对食物特别珍惜。见过饿殍挨过饿过的人,糟蹋了食物就有暴殄天物的负罪感。于是,我也还像百多年前的人那样,“每顿饭剩下的东西下顿都会重新端上桌来”。

        其实,我们离饥馑的年代并不遥远,如今也还生活在贫困之中。世界银行集团行长彭安杰最新披露,“中国有7.7亿人处于极端贫困状态”。世行界定贫困的标准,自然和我们是有差异的,但也不会太过离谱。

《笔记》02:节俭是贫穷的衍生物

       
        真穷,可怜;装穷,可鄙;穷人扮阔就可笑又可憎了。离老辈人那般节俭最近的,但愿我辈是最后一代。 刚才,看了小视频,拍的是山区小孩上学的路……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