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对林奕华来说,做戏越久,一个问题就变得越重要,那就是“真和假”。“这是我个人的感觉,就是现在很多人在看戏的时候,喜欢看到假的东西,而不喜欢看到真的东西,越假他就会觉得越安全。第二就是,我发现中国人喜欢看到熟悉的东西,不喜欢陌生的东西,就是说他不太希望通过一个陌生的东西去看到一个陌生的自己,而希望通过一个熟悉的东西去肯定自己的权力,因为他习惯自己有足够的经验对一个事情进行把握和判断。第三,中国人看戏还有一个特点,他们要当下就有一个结论,而并不是说从剧场把这个经验带回去,然后慢慢让它发酵。”
为什么会这样?林奕华说,这三件事都跟时间有关。“现在科技的发达,的确让时间贬值了。比如以前要跑去图书馆才能借到一本书,现在随时可以在电脑上下载。因为太容易得到,就会对观众的耐心和看戏的预期都做出很大改变。”
悲剧之所以重要,是它对人强大的肯定
林奕华说过,“我没有问题是不会做戏的”。今年2月去伦敦看戏的经历,给了他很大触动。“我看到人们在看莎士比亚的戏剧时那么快乐,那种快乐对我的意义在哪里呢?《纸牌屋》不少人看过,可是对我来讲,如果没有《麦克白》是不可能有《纸牌屋》的。所以结论是,莎士比亚对西方来讲,可以不断地灌注给流行文化很多新的血液,但是对于我们的戏剧文化来讲,我常常觉得我们需要自己去种、自己去找。”
从伦敦回来,林奕华一直就在想:怎么办?他们有这么多的戏剧主题,“他们的戏剧主题有3个最重要的元素是我们没有的。希腊神话是我们没有的,莎士比亚是我们没有的,18世纪之后的很多现代文学,小说剧本也好、哲学也好、心理学也好,我们都没有。那我们做戏的人都在干嘛呢?有的时候我坐在飞机上突然之间就会很激动,我们究竟都在干嘛?我们都在玩形式吗?但你在英国看那些戏,形式跟内容之间的互动多么精彩!还有第四个没有,就是少儿文学。我都还没有谈到戏剧创作,光是这4个元素,就已经撑起了现在他们的戏剧环境。如果我们今天要谈戏剧,要追上时代,我们要依靠的到底是什么?我想问,现在即使是我们专业的戏剧学校里培养的学生,有多少人能够熟读莎士比亚、熟读希腊神话?又有多少人了解我们自己的戏剧财产?我们的戏剧财产是戏曲,可是中国的戏曲对我来讲几乎没有悲剧,很多时候它到最后的结尾是要靠别人来帮你一把,而不是说一个人的自我完成。悲剧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悲剧本身就是对一个人非常强大的肯定,即便失败成为牺牲品,但哪怕几百年以后的观众看到,还是会有敬仰和崇拜。比如茱莉亚·比诺什在伦敦演《安提戈涅》(希腊悲剧),整个形式都是现代的,可是我就发现我旁边的那些观众,他们在看这些戏时执着的点是‘对于《安提戈涅》 的现代翻译的认可和不认可’。试想这些戏如果放到我们的文化来演,我们的观众会去讨论这样的问题吗?”
哪怕一个观众都没有,我也不做怀旧
如果说中国戏剧传承缺少悲剧,那林奕华去年在“恨嫁”之外选择的另两部原创作品,《梁祝的继承者们》和《红楼梦》,仅仅是因为它们都是悲剧吗?他回答:“一件很好玩的事情是,去年我做完《梁祝》和《红楼梦》之后,我从小对之最有感情的东西好像就已经做完了。所以接下来到底要做什么,我也在想。不管怎么想,我还是绕不开一个问题,就是原创戏剧在我们这个文化里到底扮演什么角色。所谓的原创不是说现在,而是说这些原创对于十年后、二十年后、五十年后的意义在哪里?”
“我最近想的最多的事情,特别在我做完《红楼梦》之后,我觉得我们中国人最特别的一个问题就是,各种的原因导致我们根本看不见未来,我们能看得到的全部都是现在,然后我们走进剧院最拥抱的就是过去。所以我一直跟我自己说,不要去做怀旧,我不能让观众只是在拥抱过去,怀旧这件事对我来说,即便没有一个观众我也不要去做!我知道观众很喜欢看怀旧的东西,因为在那个里面可以感受到慰藉。被安慰是非常重要,可是如果我们一直依偎在过去里的话,谁负责改变呢?所以问题就变成轮回,我们今天的怨言和怨念还是和过去一样,明天还是这个,后天也还是这个。我不要重复在这个怨里面,我要问的不是这种为什么,因为这种为什么其实不是真的在问,而是在逃避。也许唯有这样才能走出一个轮回。”
连伙伴都养不活,怎么去培养观众?
观众在哪里?林奕华也有“很急”的事情。“我们的环境真的不像西方剧场,那里有太多观众了。我2月底去伦敦的时候,很震撼。其实我也不是第一次去了,但我还是不能不问自己:你怎么去培养这些观众,让他们愿意坐在那边?你知道每个晚上有多少戏在伦敦演?各种类型都有,而且几乎每一部都是满座的。所以你们看我很急,就是因为我的能力太少了,我能做的事情太少了。”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林奕华在香港的“非常林奕华”工作室其实只有6个人,却要负担每年大量的戏剧原创和巡演工作。“我上个礼拜在上海,香港电影节在上海有一个发布会,然后在那边香港艺术发展会的主席一见到我说:‘嘿,奕华,你是我们当中(从政府)拿钱最多的。’对,在他们这个范畴,我们拿一年130万港币的政府资助,可是这130万分到一年12个月,每个月是多少钱?我们有6个员工,每个人的工资是多少?其实不是说钱的问题,我自己不拿都行,可是你要怎么去培养观众呢?你连自己的伙伴都养不活。戏剧其实是非常非常需要单纯的心去完成的事情,对不起,我今天发牢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