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长衫先生李里
长衫先生李里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754
  • 关注人气:1,82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讲义》——里仁第四(6)

(2008-05-04 13:13:48)
标签:

文化

分类: 草堂国学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参”,曾参。孔子和曾子交谈,他说:“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参啊,我一生所行的道、道义,只有一个主题,始终贯穿着一个中心。孔子并没有说这个道具体是什么,只说道一以贯之。曾子说“唯”,是是是。这说明曾子明白老师的意思,他了解老师。曾子出来以后,孔子其他门人就问,老师刚才说的意思是什么呢?他说的一以贯之是什么呢?“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曾子说,我们老师一生的道,只有两条:忠和恕。中心之为忠,尽己之为忠。推己之为恕,如心之为恕,如同自己的心,也就是将心比心。比如,作为老师,我竭尽全力地教书,你作为学生,竭尽全力地读书,这就是忠。忠是对自己的要求,恕是对他人的态度,对别人要宽恕。怎么宽恕呢?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你要原谅人家,你不将心比心,怎么能原谅呢?

孔子之道,其核心就是忠、恕。《易经》里的乾卦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可谓忠;坤卦讲“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载物”就可谓恕。“忠”还有一层深意:诚。忠和诚是不一样的:忠是指外在的状态,是需要这样去做;而诚是指向内心的,自觉的、自然的。客观世界万物的生命过程,如植物,从种子生根发芽到最后开出花来,它是一个真实不虚的过程,这种真实不虚的生命过程谓之诚。这是宋代的礼学家周敦颐说的。忠就是以万物的诚为榜样,像天地万物真实不虚的生命过程那样来竭尽全力。忠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实儒家的很多道理就是讲这两方面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