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讲义》——里仁第四(5)

(2008-04-28 16:22:27)
标签:

论语

文化

分类: 草堂国学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放”读fǎng,依靠的意思。“放于利而行”,依靠利益而行;“多怨”,做什么事都以利益为出发点的话,就会招来怨恨。这个很好理解,比如,你的笔掉在地上了,请我帮你捡起来:“可以啊,帮你捡一支笔付我多少钱啊?五块还是十块?”下课了,同学向老师请教:提问题可以,但一个问题二十块。如果做什么事都以利益为原则,那就会招来怨恨。因为求己之利必伤人之利,故而遭人怨恨。一切都以利益为出发点,那么人与人之间就没有情义了。人与人都没有情义了,人也就不叫做人了,如此,又谈何仁德?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患”,怕,不怕没有位置,不要怕天地之间没有你的一席之地。“所以立”,“所”,用的意思,就是使自己立起来的东西,或者说本事。“患所以立”,就是担心没有能使自己立起来的本事。君子不怕自己没有地位,只怕没有什么使自己立起来的本事。因为只要你有本事,自然就能找到安身立命之所在;如果你没有本事,没有德行,就没有立足之地。

“不患莫己知”, “莫己知”,就是莫知己;“莫”,无定代词,表示没有人,不怕没有人知道你。“求为可知也”,你得有能让别人知道你的东西。你说要让人家知道你,让人家知道你什么呢?你有道德吗?有学问吗?有才艺吗?要让人知道你,总要有足以让人知道的长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