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塘的传说(三)
(2012-03-03 19:09:42)
标签:
原创作品莲花塘和尚秀莲情爱尘缘有爱情感 |
秀莲爹是宠女儿的,秀莲大着胆子向爹娘说明了爱意,却遭到了爹娘的强烈反对。
秀莲的爹娘通过打听也知道了和尚长得很是俊美,但家境贫寒。
秀莲爹妈不愿意嫁女的原因:一是,和尚弟妹多家里穷,二是和尚是后妈不好相处,不想把貌美如花的女儿嫁过去受罪。
自见过秀莲后,和尚白天梦里都是秀莲的影子,他喜欢秀莲,也知道自己的家境配不上秀莲,可他就是喜欢,这种喜欢是挡也挡不住的,由不得自己,这就是爱吧!
正好本村的吴妈就在秀莲家做佣人,和尚瞒着爹娘让吴妈捎信给秀莲,开始,吴妈不敢,怕被赶出家门,失去了作佣人的活,也失去了养活一家子的经济来源。
通过试探,吴妈也知道了秀莲喜欢和尚。
就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吴妈把和尚放进来,让他们相见。
和尚从来没有进过大户人家的家门,见到秀莲后手足无措,两只大手在那儿搓来搓去,秀莲倒是大方,拿出自己绣好的汗巾送给了和尚,那汗巾上分明绣着一对儿戏水的鸳鸯。
回到家里,和尚拿出汗巾给爹看,让爹去地主家提亲。
和尚爹心里觉得这是不着边际,但这孩子跟着后妈没享着福,心里觉得很愧疚,想满足孩子的这个愿望。
和尚爹用自己家的粮食换了二斤肉,去到十里八乡最会说媒的媒婆家,托媒婆撮合这门亲事。
媒婆为了不负和尚爹拿来的这二斤肉,满口应承着,其实她的心里也没有底。
以前的媒人,那是一份职业,媒婆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把瘸子说成地不平,把聋子说成五官端正,曾经生出许多笑话来。媒婆图的就是一点实惠,这家给一条毛巾,那家给一块土布,还有的给一盒点心,虽然东西不多,在那贫穷的年代,养家糊口也是一种不错的接济。
所以,媒婆大都有三寸不烂之舌。说成的媒,结就的筋。至于,将来人家幸不幸福,那不在媒婆的保单之列。
尽管媒婆花言巧语地说服了一番,还是没能如秀莲与和尚的愿,秀莲的父母丝毫不为媒婆的巧言所动。
过不久,镇里来了一处驻军,连长的儿子也已经到了结婚的年龄,秀莲的父亲见过那个小伙子,小伙子也是一表人才,秀莲的的父母一口答应了这门亲事。
为了以防夜长梦多,就近择吉日完婚。
秀莲当然是不从。无论父母怎样苦口婆心,说是为了她好,秀莲死活不从这门亲事。
就在秀莲出嫁的头天晚上,秀莲上吊了。
就在凳子倒下的瞬间,秀莲的丫鬟被那声凳子响惊醒了。看到秀莲吊在镂空窗棂上,丫鬟干紧呼救,好在抢救及时,秀莲拣了条命。
半年后,巧嘴媒婆再度出山,秀莲爹娘看秀莲铁了心要嫁和尚,就不情愿地答应了这门心事。
秀莲爹为女儿准备了丰厚的嫁妆,秀莲高高兴兴地嫁到了和尚家,小两口恩恩爱爱,如胶似漆,虽然穷日子倒也将就。
俗话说,救急不救穷。
秀莲爹即使再疼女儿,也不可能经常接济和尚家,况且还有兄嫂看着呢。
粗重的农活,捉襟见肘的生活,让本就娇弱的秀莲消瘦了很多,再加上家境不好得不到及时看医生,终因营养缺乏,积劳成疾,美丽的秀莲在两年后撒手人寰。没有为和尚留下一儿半女。
人说红颜多薄命,这句话就应验在了秀莲的身上。
和尚自是伤心,整日焉头巴脑的跑到秀莲的坟上去看她。
又一年春天,和尚再次去看秀莲,发现秀莲的坟上长出一株似莲非莲,似芍药非芍药的花来。
(图片来自博友,谢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