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塘的传说(二)
(2012-03-01 18:49:10)
标签:
原创作品莲花塘和尚秀莲枣儿情爱情感 |
和尚识文断字、会武术也懂一些医道,平时就教村里的孩子习武、识字,这不仅强壮了孩子们的身体,还让孩子们从文字中知道了很多外面的世界,收了孩子们的野性。所以,每个家长都非常喜欢这个和尚,夸和尚不仅人生得漂亮,心善,他带出的孩子文字彬彬且身体强壮。
在那个贫瘠的年代,滕州那个地方由于水多蚊子多,疟疾盛行,唯独和尚呆的这个村庄少有疾病。
每到疟疾泛滥的时候,和尚就去山里采集中草药熬好,挨家挨户送给村民们喝,村民们便会拿一些煎饼、大葱、生姜,地瓜之类的给和尚。
古滕州是盛产生姜的,且那里的生姜全国有名。据说是,味鲜、个大、好储存,不容易腐烂。
俗语说,男人不可百天无姜,女人不可百天无红糖。看来生姜还有壮阳抗衰老的作用。
这和尚的美德也传到了滕州一个员外的家里,员外只有一个独生子,娶得如花美貌的儿媳妇,却迟迟不生孩子。
员外套上大马车,带着儿子儿媳去求子,一来让和尚给把把脉,给儿子儿媳调养一下身子,再者,让和尚给念念佛,求佛主保佑早生贵子。
员外家里是有钱的,也带了厚厚的礼来。
但见这和尚不卑不亢,心静如水,见财不喜,面忧不悲,必有修行。
和尚先是为他们做了道场,然后,才给那一双人儿把脉医病。
和尚把把脉的结果告诉员外后,员外大失所望。
员外儿子的脉象玄虚,肾精不足,恐很难育子。
但见,和尚生的如此美貌,员外心里倒有了主意。
话说,员外对儿子的不育还是持不确定态度,于是,就带了儿子媳妇去济南府寻求名医。结果,所说言语与和尚是一样的。心中不禁对和尚佩服有加。
再去时,是员外一人套了大马车,带了很多的财物前往,单独与和尚谈了半天。
员外并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员外见和尚生得眉清目秀,一副富贵相,谈吐文雅,身强力壮又正当年,就生了借精生子的念想。
和尚就是和尚,这模样,这身板生出的孩子一定健康漂亮,和尚不会反目去寻找自己的亲生儿子,也不会生出许多闲言碎语,毕竟这里离着古滕州还有一天的路程。
这样,省了一些后患,还让员外的产业后继有人,人丁兴旺。
员外说:和尚你若愿意,我会给你很多的银两,你拿回去孝敬父母,也让他们享享你的福。
和尚果断地说:善哉施主,我已断了俗念,不想破坏自己多年的道行,出家之人慈悲为怀,怎敢做这档子破坏门风之事!
那员外又来了几次,终未果。
和尚依然事佛、修行、云游,过着苦行僧的日子。
和尚虽说尘缘已断,可在他的内心深处,依然不能忘记那段尘缘。
和尚出生时,正赶晨曦初露。
当随着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划破晨寂时,漫天的彩霞格外绚丽,是人们从未见过的霞光万丈。
人们都纷纷说:和尚一定是大富大贵之人。
和尚生下时是一个很胖的婴儿,由于难产,在和尚落地的那一瞬间,他的母亲也离开了这个人世。
所以人们说,和尚的命是用他娘的命换来的。
一个男人带着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没有女人缝补浆洗的日子很是难熬。
和尚的爹就又续了弦。
继母没有孩子的时候,对和尚还是很好的,等和尚的弟弟出生后,和尚便备受冷落,吃穿用都是先紧了弟弟,然后才轮得上和尚。
和尚的爹为了少生气,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人说有后娘就又后爹,或许就是这个道理。
那年和尚去赶年集,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和尚的美貌依然无法被埋没。
也就在那个时候,地主家的女儿去买自己喜欢的胭脂水粉还有过年用的花呀、镜子呀之类的。
地主家的女儿叫秀莲,秀莲生的柳叶眉,瓜子脸,樱桃小嘴粉嘟嘟,一双美目顾盼流连,俨然画上的仕女一般,且识文断字,做得一手好针线,绣出的花鸟鱼虫栩栩如生。
秀莲也是一家女,百家求,那个地方有钱人家的男孩纷纷托媒人上门求亲,可没一个秀莲相中的。
眼见秀莲要过了待嫁的年龄,虽然好女不愁嫁,秀莲的婚事也成了他爹的心病。
就在人山人海中,秀莲与和尚相遇了,相遇的刹那,两个人都愣住了。
他们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仿佛自己的今生前缘。
秀莲赶忙闪开自己的眼睛,姣好的脸上被羞起了红晕,更加的粉面桃花,楚楚可人。
和尚还从没有见过如此端庄美貌的姑娘,想看又不敢看,眼光躲闪着。
当他们又一次目光相遇的时候,两人的眼里都露出了倾慕的眼神,这就是所谓的一见钟情吧!
(图片来自博友,谢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