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说《诗经》几首以动物喻人的诗
高一(13)班
许瑞程
星级:★★★★
《诗经》中的作品,创作于至今约三千余年至两千五余年间,可以说它们反映了古人的智慧与性情和人们的丰富的想象力与联想力。《诗经》有三种表现手法:赋、比、兴。比和兴用的都是比喻修辞,比喻就是联想,把不同的事物联想到一起。《诗经》里常常运用各种动物来作比喻,使诗歌更加生动。下面,我说说几首运用了动物喻人的诗歌。
一、《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今译:
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诗经》开篇第一首诗就运用了比喻,把相恋的男女比喻为河边的水鸟,像水鸟一样在水上嬉戏。《关雎》写的是一位君子对一位淑女的追求,但他日思夜想却得不到这位女子的苦恼。这首诗原来是一首婚礼上的歌曲,是男方家庭赞美新娘、祝颂婚姻美好的。《诗经·国风》中的很多歌谣,都具有一般的抒情、娱乐和礼仪上的实用性。朱熹:“孔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愚谓此言为此诗者,得其性情之正,声气之和也。”这首诗歌承认男女之爱是自然而正常的事情,歌颂了男女的美好爱情。
二、《螽斯》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今译:
蝈蝈张翅膀,群集低飞翔啊。你的子孙多又多,家族正兴旺啊。
蝈蝈张翅膀,群飞嗡嗡响啊。你的子孙多又多,世代绵延长啊。
蝈蝈张翅膀,群聚挤满堂啊。你的子孙多又多,和睦好欢畅啊。
一般而言,用动物比喻人时具有褒贬之分。一般比喻坏人都用不招人喜欢的动物,比如,老鼠、麻雀、癞蛤蟆等。但古时跟现在不同,这首诗就用蝗虫来比喻多子多孙。因为蝗虫产卵孵化的若虫极多,年生两代或三代,可谓是宜子的动物。《螽斯》首章侧重多子兴旺,次章侧重世代昌盛,末章侧重聚集欢乐。《毛诗序》云:“《螽斯》,后妃子孙众多也,言若螽斯。不妒忌,则子孙众多也。”点出了诗的主旨:先民祝颂多子多孙。
三、《燕燕》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今译:
燕子飞翔天上,参差舒展翅膀。妹子今日远嫁,相送郊野路旁。瞻望不见人影,泪流纷如雨降。
燕子飞翔天上,身姿忽下忽上。妹子今日远嫁,相送不嫌路长。瞻望不见人影,伫立满面泪淌。
燕子飞翔天上,鸣音呢喃低昂。妹子今日远嫁,相送远去南方。瞻望不见人影,实在痛心悲伤。
二妹诚信稳当,思虑切实深长。温和而又恭顺,为人谨慎善良。常常想着父王,叮咛响我耳旁。
这首诗用燕子比喻远嫁的女子。前三章渲染了离别的伤感,后一章回忆出嫁的妹妹的美德。这首诗并不只是描写燕燕双飞的自由欢畅,还反衬了家人对于离别的愁苦哀伤。“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表明他们家的父亲去世,妹妹又要远嫁,同胞手足今日分离,依依不舍,难分离的惜别之情。为什么二妹嫁出去会令他们如此不舍、伤感呢?因为这个二妹非同一般,她思虑切实而深长,性情温和而恭顺,为人谨慎又善良,正是同胞们治国安邦的好帮手。她执手临别的时候,还不忘赠言勉励道:莫忘先王的嘱托,成为百姓的好国君。这章写了上古先民对女性美德极高的评价。
四、《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今译:
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许吃我种的黍!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却对我不照顾。发誓定要摆脱你,去那乐土有幸福。那乐土啊那乐土,才是我的好去处!
田鼠呀大田鼠,不许吃我种的麦!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却对我不优待。发誓定要摆脱你,去那乐国有仁爱。那乐国啊那乐国,才是我的好所在!
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许吃我种的苗!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却对我不慰劳!发誓定要摆脱你,去那乐郊有欢笑。那乐郊啊那乐郊,谁还悲叹长呼号!
这首诗用硕鼠来比喻贪得无厌的剥削统治者。通常老鼠令人厌恶,形象丑陋又狡黠,性喜窃食,所以用来比喻贪婪的剥削者非常恰当。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被剥削阶级反剥削斗争就没有停止过,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其的愤怒。最后一句写出了他们对美好的憧憬,可以找到安居乐业、没有剥削的地方,他们在长期的剥削统治生活与斗争所产生的对社会的觉醒。这一美好的理想,鼓舞和启发着后世人们为抵抗压迫和剥削统治而努力的精神。
以上这几首诗歌都巧妙地运用了动物喻人,使人们的形象更加生动。《诗经》中的动物喻人体现了古人丰富的联想力,体现了“比”和“兴”的特点。生动形象的比喻使现代的人们阅读这些诗歌时更有代入感,《诗经》的博大之处就在于它的时代性和延展性。它不仅适用于纵横捭阖、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也适用于盛极一时的贞观、康乾。同样也适用于当前努力构建和谐的中国。让《诗经》博大精深的底蕴为我们构建和谐,共创文明铺平前进的道路。
参考资料:
1.新浪博客-吴泓工作室-《诗经》专题学习课程指南
2.[国学]《诗经》里关于动物的妙喻,来源:中国网
3.百度百科-诗经

说明:专题学习中提供的学生习作及写后反思,是学生学习其间即时上传到网上的,除了订正错别字外,编者未作其他修改,保留习作原貌。学生文章,语言稚嫩,甚至可能有些文章,借鉴太多,少年错误,在所难免,各位大家,如涉及您的文章,务请不要生气。给学生(孩子)一点成长进步的时间,相信他们在不久的将来,有更多的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个性表达。
《诗经》专题学习学生评论性习作汇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x4e6.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