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习作推荐:对《诗经》战争诗中几种情感的理解  吕雅瑜

(2018-06-13 12:00:31)
标签:

《诗经》专题

学生习作

《诗经》战争诗

情感的理解

吕雅瑜

分类: 习作:学生成果展示评价

习作推荐:对《诗经》战争诗中几种情感的理解 <wbr> <wbr>吕雅瑜

对《诗经》战争诗中几种情感的理解

高一(13)班  吕雅瑜   星级:★★★★★

 

    《诗经》包罗万象,记录了远古时期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如政权兴衰、劳动生产、祭祀燕飨、婚恋嫁娶等社会现象在《诗经》中都有描述和反映,对于战争这一社会生活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亦有不少诗篇加以记录和描写。这些诗篇不仅成为后世研究先秦时期征战历史的宝贵材料,更以其极高的思想价值和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传唱千古。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情感,在《诗经》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如《小雅·出车》《秦风·无衣》《大雅·常武》等,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古代人民深厚的爱国之情,对侵略者的深恶痛疾,还有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下面,我将从几首诗中,谈谈我对战争诗几种不同感情的分析理解。

 

    一、爱国之情的强烈

 

    《出车》

    我出我车,于彼牧矣。自天子所,谓我来矣。召彼仆夫,谓之载矣。王事多难,维其棘矣。

    我出我车,于彼郊矣。设此旐矣,建彼旄矣。彼旟旐斯,胡不旆旆?忧心悄悄,仆夫况瘁。

    王命南仲,往城于方。出车彭彭,旂旐央央。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玁狁于襄。

    昔我往矣,黍稷方华。今我来思,雨雪载涂。王事多难,不遑启居。岂不怀归,畏此简书。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既见君子,我心则降。赫赫南仲,薄伐西戎。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执讯获丑,薄言还归。赫赫南仲,玁狁于夷。

 

    今译:

    推出战车马套上,驾到远郊养马场。有人从王那里来,派我出征到北方。唤来马夫驾起车,赶快送我到边防。国王政事多外患,事儿紧急保家邦。

    推出战车马套上,驾到远郊养马场。车上插起龟蛇旗,树起干旄随风扬。旗上鹰隼气昂昂,怎不展翅高飞翔?我为战事心不安,马夫憔悴驾驭忙。

    王命南仲大将军,筑城防敌到北方。驾车四马多壮健,旌旗鲜明亮晃晃。天子下令我执行,去到北方筑城墙。威名赫赫南仲子,扫除猃狁上战场。

    当初北征离家乡,黍稷茂盛庄稼香。现在回来打西戎,大雪满路化泥浆。国王政事多外患,无法安居整天忙。难道不想回家乡?邻邦盟约不敢忘。

    蝈蝈喓喓不住唱,蚱蜢蹦蹦跳场上。未曾看见南仲面,忧心忡忡虑国防。如今见了南仲面,石头落地心舒畅。声名赫赫南仲子,征伐西戎威名扬。

    春天日子渐渐长,草木茂盛叶苍苍。黄莺吱喳枝头唱,采蘩姑娘闹洋洋。捉来间谍杀敌寇,胜利归来到家乡。威名赫赫南仲子,平定猃狁国增光。

 

    这首诗着重在于两点,一是出征准备;二是杀敌凯旋。诗人把征前准备、讨伐猃狁、出征西戎、凯旋献寇等情节巧妙结合,将散乱的战争环节描写构筑成篇,用精简的语言有条不紊地展现事件发展全过程。关于这首诗是从什么阶层角度出发,有许多不同看法,程俊英先生认为,这是一位出征的武士凯旋归来赋的诗,从跟随南仲出征的一名战士的角度写诗,反映出当时战争的频繁与人民保家卫国的热情,赞颂了周宣王平定四夷的功绩,也有人说是周朝大夫尹吉甫奉周宣王之令写来记录战事胜利的诗。我认为程俊英先生的说法更为确切一些。当时北方抵抗周朝最强的是猃狁,为解除边境之忧,敌寇之患,周宣王下令让南仲出征北方。我出我车,于彼牧矣。自天子所,谓我来矣,将士们远郊备战,车马整齐,旗甲鲜明,整装待发。接到出征的命令,斗志昂扬,立马唤来马夫送到边防。“棘”同,紧急的意思。王命之急,将士奋志,厉兵秣马,体现出战士爱国情感的强烈。昔我往矣,黍稷方华。今我来思,雨雪载途。王事多难,不遑启居。岂不怀归,畏此简书。写到将士怀归,突出雨雪载途。打完猃狁,将士们不禁想起当初离开家乡时,正是五谷丰收,稻谷飘香的季节,看看今天,大雪纷飞,道路难行,打仗的日子艰辛难熬,岂不怀归,畏此简书。《诗经原始》中说:以上了一事,此下又生一事。以事之曲折为文之波澜。这章上承紧张战事,下述思乡之情,道尽将士内心的矛盾,他们想念家乡,但打胜仗、定边疆,是他们的使命,他们不能懈怠,只能昂首挺胸,向西戎战场再出发,使得文章情感有起伏变化,而不是单纯的强调爱国之情。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执讯获丑,薄言还归。赫赫南仲,玁狁于夷。这里写到将士们抓到俘虏,胜利归来的景象。他们从冬走到春,一路走来,沿途听到黄莺鸣唱的清脆声,看到采蘩姑娘聚在一起采蘩的热闹场景,美人美景,真令人心旷神怡。最后重叙赫赫南仲,猃狁于夷作结,歌颂了将帅的功劳,抒发了战胜的骄傲自豪之感。

 

    二、战争之苦的伤悲

 

    《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今译: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刚刚冒出地面。说回家了回家了,但已到了年末仍不能实现。没有妻室没有家,都是为了和猃狁打仗。没有时间安居休息,都是为了和猃狁打仗。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柔嫩的样子。说回家了回家了,心中是多么忧闷。忧心如焚,饥渴交加实在难忍。驻防的地点不能固定,无法使人带信回家。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的茎叶变老了。说回家了回家了,又到了十月小阳春。征役没有休止, 哪能有片刻安身。心中是那么痛苦,到如今不能回家。

    那盛开着的是什么花?是棠棣花。那驶过的是什么人的车?当然是将帅们的从乘。兵车已经驾起,四匹雄马又高又大。哪里敢安然住下?因为一个月多次交战!

    驾起四匹雄马,马高大而又强壮。将帅们坐在车上,士兵们也靠它隐蔽遮挡。马训练得已经娴熟,还有象骨装饰的弓和鲨鱼皮箭囊。怎么能不每天戒备呢?猃狁之难很紧急啊。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饥又渴真劳累。满腔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这是出征猃狁的士兵在归途中所唱的歌。全诗六章,前五章主要是写远征的士卒久别家室,多年不归,饥渴劳苦缠身的痛苦。前三章为一层,这三章的前四句,以重章之叠词申意并循序渐进的方式,抒发思家盼归之情;首句以采薇起兴,因薇菜可食,戍卒以采薇充饥,是口头语眼前景,从侧面反映了戍边士卒的生活苦况。“采薇”二字,让我不禁联想到《诗经》中其他几首诗,如《采蘩》《采芑》,但这和《采薇》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战士采薇是迫不得已,在当时艰苦环境下没有饭吃而采取的救命方法,战争不仅艰辛难熬,战事结束更是遥遥无期。薇亦作止”“柔止”“刚止,循序渐进,形象地刻画了薇菜从破土发芽,到幼苗柔嫩,再到茎叶老硬的生长过程,它同岁亦莫止岁亦阳止一起,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战争的漫长。曰归曰归,却久戍不归,这对家里有着重要亲人的戍卒来说,不能不忧心烈烈。后四句将戍役难归的问题作了层层说明:远离家园,是因为玁狁之患;戍地不定,是因为战事频频;无暇休整,是因为王差无穷。究其根本原因,则是玁狁之故。《汉书·匈奴传》说:(周)懿王时,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中国被其苦,诗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云云。这可看作是《采薇》之作的时代背景。对于玁狁之患,匹夫有戍役之责。这样,一方面是思乡情结,另一方面是卫国意识。前三章的前后两层,同时交织着恋家思亲的个人情和为国赴难的责任感,就是这两种互相矛盾又同样真实的思想感情,便构成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只是思归的个人情和战斗的责任感,在不同的章节有不同的表现。第四、五章追述行军作战的紧张生活。写出了军容之壮,戒备之严,其情调,也由忧伤的思归之情转为激昂的战斗之情。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将士们天天严阵以待,只因为玁狁实在猖狂,岂不日戒,玁狁孔棘,既反映了当时边关的形势,又再次说明了久戍难归的原因。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战争生活场景,虽没有描写战场上厮杀的血腥画面,但战争的艰苦、残忍却真实地展现在读者眼前。《毛序》根据这两章对军旅生活的描写,认为《采薇》是遣戍役、劝将士之诗。这与诗意不符。从全诗表现的矛盾情感看,虽然战士非常讨厌战争,思念家乡,但又不乏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所以,在漫长的归途上追忆起昨日出生入死的战斗生活,是很正常的。末章最后一章是写景记事,亦是感时伤怀。“今”与“昔”,“来”与“往”,“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的对比,以凯旋之乐反衬内心之悲,通过描写归途遭遇雨雪,道路泥泞,饱受饥渴劳累之苦却又孤苦无依的苦楚现实回忆到自己当年出征时正逢豌豆开花,杨柳依依的仲春季节,亲人手攀车辕,依依不舍的送别场面,往昔出征时“杨柳依依”与今日归来时“雨雪霏霏”形成鲜明对比,诗人痛定思痛,既有对猃狁入侵的仇恨,也有对统治者无力抗敌的不满,更有对自己命运悲惨的哀叹,表达戍卒对于战争的痛恨,对家乡的思念,体现出战争带来的不仅是身体上的创伤,更是心灵上的沉重的打击。

 

    三、思归之情的迫切

 

    《东山》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蜎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果臝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蟏蛸在户;町疃鹿场,熠燿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洒扫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仓庚于飞,熠燿其羽;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

 

    今译

    自我远征东山东,回家愿望久成空。如今我从东山回,满天小雨雾蒙蒙。才说要从东山归,我心忧伤早西飞。家常衣服做一件,不再行军事衔枚。野蚕蜷蜷树上爬,田野桑林是它家。露宿将身缩一团,睡在哪儿车底下。

    自我远征东山东,回家愿望久成空。如今我从东山回,满天小雨雾蒙蒙。栝楼藤上结了瓜,藤蔓爬到屋檐下。屋内潮湿生地虱,蜘蛛结网当门挂。鹿迹斑斑场上留,磷火闪闪夜间流。家园荒凉不可怕,越是如此越想家。

    自我远征东山东,回家愿望久成空。如今我从东山回,满天小雨雾蒙蒙。白鹳丘上轻叫唤,我妻屋里把气叹。洒扫房舍塞鼠洞,盼我早早回家转。团团葫芦剖两半,撂上柴堆没人管。旧物置闲我不见,算来到今已三年。

    自我远征东山东,回家愿望久成空。如今我从东山回,满天小雨雾蒙蒙。当年黄莺正飞翔,黄莺毛羽有辉光。那人过门做新娘,迎亲骏马白透黄。娘为女儿结佩巾,婚仪繁缛多过场。新婚甭提有多美,重逢又该美成什么样!

 

    《东山》以周公东征为历史背景,以一位普通战士的视角,叙述东征后归家前的复杂真挚的内心感受,以发出对战争的思考和对人民的同情。这篇抒情诗写作上的主要特点,就是通过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来体现具体环境经历中的思想感情。这首诗采用重章叠句的手法,围绕同一旋律反复咏叹,渲染了凄凉忧伤的伤感氛围,也加强了诗的韵律与节奏感。前两章是对艰辛过往的回忆,抒情主人公离开家去东山,日日思念夜夜想念着家乡。现在终于可以回家了,天上下起了小雨,“我心忧伤早西飞”,直接表达抒情主人公要回家的激动之情。回到家穿上新缝制的家常衣服,不用再穿军队里早已破烂不堪的军装了。想起在军队里的时候,每天像野蚕一样蜷缩在车底下睡觉,还是在家最舒服。抒情主人公在心底发出了愿望:从此再也不要穿军装了!“果臝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蟏蛸在户。町疃鹿场,熠燿宵行。”关于此句有两种说法,一是说主人公多年不在家家里凄凉破败的景象,二是说主人公的家乡曾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导致家乡杂草丛生,昆虫野兽出没,磷火闪烁的景象。我认为,第一种说法更确切一点。主人公想象农田里无人耕作,瓜果伸出干枯的藤蔓,家里没人打扫,阴暗角落里爬满了虫子的破败景象,以此反映了人民对战争的厌倦,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后两章写诗人想象家中许久未见的妻子,有猜测妻子在家里的忧思——妇叹于室,有回忆新婚的情景——“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也有对久别重逢的想象——“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诗中提到了“敦瓜”,古代有这样一种婚俗:夫妇合卺时须剖瓠为瓢,彼此各执一瓢,盛酒漱口以成礼。这里言在物而意在人。末章进而回忆三年前举行婚礼的情景,写莺歌燕舞,迎亲的车马喜气洋洋,这些快乐情景既与前文的妇叹于室形成对比,同时还暗示着主人公曾经有过新婚别的悲痛经历。《东山》以士卒视角,表达了人民对战争的厌恶与控诉,对美满家庭与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出车》《采薇》《东山》中的抒情主人公,都是漫漫历史长河中渺小的一部分,但他们富含强烈的感情,战争给他们带来朝不保夕的艰难生活,永无停歇的灾难与刻骨铭心的思乡之情,他们没有选择倒下,而是站起来,更加坚强乐观的面对生活,向胜利大步走去。

 

参考资料:

1.诗经故里人的博客

2.百度——解读《诗经》中战争诗的特征

3.吴泓工作室-《诗经》专题学习课程指南

4.百度百科

5.《汉书·匈奴传》

6.《诗经原始》

7.《毛诗序》


习作推荐:对《诗经》战争诗中几种情感的理解 <wbr> <wbr>吕雅瑜

说明专题学习中提供的学生习作及写后反思,是学生学习其间即时上传到网上的,除了订正错别字外,编者未作其他修改,保留习作原貌。学生文章,语言稚嫩,甚至可能有些文章,借鉴太多,少年错误,在所难免,各位大家,如涉及您的文章,务请不要生气。给学生(孩子)一点成长进步的时间,相信他们在不久的将来,有更多的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个性表达。


《诗经》专题学习学生评论性习作汇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x4e6.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