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习作推荐:从《致橡树》谈爱情观 李淑晶

(2015-12-25 09:30:17)
标签:

习作推荐

舒婷《致橡树》

谈爱情观

李淑晶

分类: 习作:学生成果展示评价

习作推荐:从《致橡树》谈爱情观 <wbr>李淑晶

从《致橡树》谈爱情观

高一(4)班  李淑晶  级:★★★★

 

    古往今来,爱情是人类亘古不变的一个话题,几乎也是每个人都会必经的一种情感。那么,爱情是什么呢?据《现代汉语词典》“爱情”词条解释:(爱情是)男女相爱的感情。著名诗人舒婷的这篇《致橡树》就折射了当代的爱情观。那么,《致橡树》折射了当代怎样的爱情观呢?

    在《致橡树》中,诗人在前半段中叙述了自己以及自己那一代人所摒弃的爱情观。

    “攀援的凌霄花”比喻那些借对方的权势或金钱来炫耀矜夸的女人。[1]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有很多女孩都做着嫁入豪门的梦,她们以自己的终生幸福作为赌注,依附对方活着。似乎在她们心里,钱是万能的,金钱名利就是她们的快乐,这些比自己的终生幸福都重要。同舒婷一样,我认为这种不自尊不自爱的爱情观是应该摒弃的,或者说,这根本就不是爱情。宋代诗人陈与义曾写下过这样一句话:“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春寒》)用来歌颂有独立人格、不肯随波逐流的女性。希望女性不要因为金钱名利而失去最基本的独立人格,玷污自己的贞洁、操守。

    “痴情的鸟儿”比喻阿谀奉承,取悦男人的女人。[1]爱情是美丽的,是幸福的,它会给你带来很多很美好的东西,决不是让你因为爱情而低声下气,毫无尊严。金末元初诗人、史学家元好问曾写下这样一句话:“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意思是说要珍惜自己的芳心,不要轻易吐出。希望女孩子如同海棠矜持、自尊、自爱、自重。

    “日光、春雨”则比喻默默奉献却缺乏独立的女人。接下来,诗中还讲到“泉源”比喻虽然温柔体贴,但却软弱无为的女人。[2]这几种类型的女人都颇有贤妻良母的风范。是的,很多女人为了相夫教子而放弃了自己的梦想,可就算是这样,也没有换来自己想要的幸福。这是多么可悲事!

    综上所述,这些都是旧的爱情观。“攀援的凌霄花”“痴情的鸟儿”“泉源”等自不必说;至于“日光”和“春雨”所谓的只有默默奉献的精神,却缺乏独立平等人格的女性[2],在中国古代可以说是很“泛滥”了。

    那么,让我们来说说中国古代的爱情观吧。门第观念、父母之命,媒灼之言、三妻四妾、三从四德等等不足以概括,其中门第观念中的“门当户对”就扼杀了多少人的幸福。恋爱不自由,就算有心动的人,若门不当户不对,结婚以后也会有很大的问题。比如说彼此的圈子可能就很不一样。如《孔雀东南飞》中的焦家与刘家。由此推知,门望高的家庭在找对象上有一般人难以企及的优势,有绝对挑选的权利。再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是封建婚姻的合法形式。在中国,买办婚姻持续千年,婚姻重在宗族的嗣续。于是,一夫多妻也便成为古代的通例。在中国古代,女子没有独立的人格,只是成为男性的附属品和一个生殖工具而存在,而更为不公平的是女子必须以“三从四德”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三从”即“幼从父,嫁从夫,老从子”。也就是说一个女子,在出嫁前要顺从父母、兄长;出嫁后要顺从丈夫;老了以后,丈夫死了,就要顺从儿子。所谓“四德”即“妇德、妇言、妇容、妇功。除此之外,妇女还必须恪守贞洁观:一女不事二夫,须从一而终;丈夫死后,女子要为丈夫守节(未嫁夫死,也要守节),寡妇不能改嫁,否则被视为“淫妇”[3]。在几千年的专制社会中,稍有权利地位的男人都有一种十分不健康的爱情观,他们把女人看成玩物,看成私有物,看成工具。中国古代女性在爱情婚姻上几无自由,爱情对于她们来说是多么奢侈。她们从小被驯化如何相夫教子,却连选择恋爱的权利都没有。这种爱情观是多么的不平等。

    那么,在诗的后半段,诗人舒婷主要阐述了怎样理想化的爱情观呢?

    回答是:相对平等,相依却又独立,理想化的基础上还有一点现实。

    理想化的女人是木棉,理想化的男人是橡树。木棉和橡树,柔情与刚烈的交融;木棉和橡树,地位上相对平等。木棉陪伴左右,却又不失独立。我认为舒婷所追求的爱情平等上面包括了责任上和心灵上的平等。“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一定的责任,不能说光靠男人一手遮天,要共同面对,分担,共享。两个人也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真正的爱情不应该是大男子主义,或是女权主义的。爱情应该是相对平等的。

    如何理解理想化的基础上还有一点现实呢?爱情不可能不现实,多多少少都会有一点,只是“现实主义”是多还是少而已。舒婷向往的恋人需要很真实,简单平凡却很幸福。花言巧语,甜言蜜语虽然当时听着好听,却没有什么现实意义。说一百句“我爱你”还抵不过柴米油盐酱醋茶来得真实。热恋中的人不要被爱情冲昏了头脑。这个世界上真的没有什么海誓山盟,没有什么爱你爱到海枯石烂。女人更要要保持头脑清醒,理性思维。爱情只要顺其自然就可以。

    写到这,我又不得不谈到建立在当代爱情观的基础上的新世纪的爱情观。进入新世纪的爱情观总体趋向是——务实、理性和甚至带有享乐色彩;注重保持个性,追求男女平等,又趋于洒脱肆意。[4]

    务实、理性,没错。经济基础是爱情的前提。虽然物质和爱情不一定成正比,但有一点物质基础绝对有益于爱情的健康地生长,不食人间烟火的爱情很难长久。自古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偶尔去跟恋人去看个电影,度个假,旅个游等等带有享乐色彩也为广大恋人们所追求。享乐色彩,能给爱情升温。现代人拿得起放的下,投入的时候可以忘我,结果出现时该让理性勇敢站出来,不管这种结果是婚姻的开始还是爱情的结束,只有这样才能把握爱情的主动权,不在感情中迷失。新世纪的年轻人最大的特点是敢爱敢恨敢想敢做。女子不再是躲在闺房里等待追求者的到来,而是开放自己,把握时机,主动追求。主动也不再是男生的代名词。新一代人的那种保持个性、洒脱傲然,敢爱敢恨敢想敢做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主流。但不管时代怎样发展变化,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彼此宽容,彼此关爱的爱情才能长久;具有一致的思想,共同的价值观和追求,对爱情来说是极其重要。在爱情上,男女都有相同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不能男尊女卑,也不能女尊男卑。真正的爱情是相互尊重,相对平等,荣辱与共。

    纵观《致橡树》全诗,我们了解了舒婷所批判的中国古代爱情观,看到了中国当代青年对爱情的追求,想必我们每个人也都有自己所期待的爱情观。那么,我们到底应该确立怎样健康的爱情观呢?从舒婷的《致橡树》的爱情观中又对我们有怎样启示呢?值得我们深思。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是的,爱情就应该是这样平等相依,相濡以沫,却又彼此独立。

 

参考资料  

[1]舒婷《致橡树》的语言解读    温锁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wdse.html

[2]舒婷《致橡树》赏析   蓝田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59f1e90100ii85.html

[3]中国古代女性社会地位的发展历程及表现    傅鹏

我的社会思想萌芽——关于中国女性社会地位问题的思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7287f10100bwso.html

[4]新世纪的爱情观   燕子

http://home.51.com/ruyingsuixingwgy/diary/item/10047048.html

 

专题学习中提供的学生习作及写后反思,是学生学习其间即时上传到网上的,除了订正错别字外,编者未作其他修改,保留习作原貌。学生文章,语言稚嫩,甚至可能有些文章,借鉴太多,少年错误,在所难免,各位大家,如涉及您的文章,务请不要生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