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李学明《惠风归咏图》

标签:
转载 |
分类: 专题:文史-哲学-宗教… |
老师看这些器皿的眼神就像看着多年老友。
老师把落款分别用行篆书写了,一张一张地比较,治学严谨,令我等暗生敬佩,又暗自惭愧。
应山东大厦之邀,老师画了一张7*4米的大画。我第一次见老师画如此巨制,自然不能错过一饱眼福的机会。画太大了,铺在地板上满满当当,我只能一部分一部分地拍。
这些树的很多线条都太长了,老师只能执笔边走边画。我说:“老师,你这可真是行书呢。”老师大笑。
记得《论语》记载: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各言其志。曾皙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意思是说,有一天,孔子的几个学生围坐在孔子身边,孔子让他们各自说说自己想做的事情。子路轻率地说,想拥有千乘之国,冉有想要治理一个方圆六七十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公西赤的志向是做一位戴着礼帽的小相。只有曾点鼓瑟之后,说,这些都不如在暮春时节,春天的衣裳已经穿上,和五六位好友一起,带着六七个童子,在沂河里沐浴之后,参加完百姓祈雨的仪式,一路唱着歌儿归来。孔子长叹一声说:啊,我赞同曾皙的主张啊。
老师这张大画就是根据这段典故画的。画面上,春风拂拂,衣袂飘飘。沂河水暖,鸭凫鸳翔。舒眉含笑的高士,拍手而歌的老者,嬉戏的孩童,葱茏的古木,在水里浮游的鸳鸭,共同组成了一个和谐欢快的古代场景。说是古代,却又仿佛见过——(⊙o⊙)哦,我们的童年时代,不也曾与祖父、伙伴儿一起在河里游泳、撵鸭子、捉鱼虾……
看到这个孩子,我不禁为之动容。我家宝贝六岁时,一个春日午后,我们娘儿俩在湖边散步。春风吹来,小人儿张开小胳膊跑着,说:“妈妈,春风一点儿也不冷啊!”
为这张大画特地刻制的印章。
时间有限,今天先写到这里,大约再过半月,这张画装裱完成就会挂在山东大厦大厅里了,我再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