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金基德《收件人不详》,让人震撼,到互联网搜索有关信息,进入小乔博客(http://blog.sina.com.cn/xiaoqiao121),读到“残酷的不止战争”一文,感觉作者分析得很精到,现转帖与大家分享。想起国内正在火热的战争片——为何国外表现战争和反思战争的影视作品类型丰富,对普遍人性的挖掘细微、深刻,而我们的影视作品往往类型单一,缺乏撼动人心的力量?
金基德的电影几乎已经全看完了,最开始接触金基德是《坏小子》,但最让我偏爱的却是这部《收件人不详》,极具张力,集青春、政治、历史、战争、命运于一身,驾驭难度极大,但金基德却做得很好。老金向来不喜欢在片中投入主观感情,他只是把所有的全部的美好善良的、丑陋不堪的如实地展现在你面前,完全客观的、没有任何主观导向的表示方式更让人震撼,这样的残酷更让人不寒而栗,判断皆来自观影者的内心。
战争
表现战争的电影有很多,宏大壮阔的场面、看不清面目的脸、轰轰的枪炮声、赤膊相见的惨烈,无不表现了战争的残酷,我一直不怎么看战争片,不是拒绝而是逃避,有如我可以看着恐怖片里的残肢断臂面不改色,因为我知道那是假的,但是,看着战争片里的血肉模糊我却是心惊肉跳,因为我没办法说服自己那不是真的。《收件人不详》应该说和战争颇有渊源,只不过它所表现的是战争后,不是战场上的惨烈,也不是胜利后的喜悦,没有血淋淋的场面,却到处都是战争的影子,天空时不时呼啸而过的飞机、家庭照片、昌古身上的军靴和军大衣、沾满泥土的枪、写着英文的空木箱、打着铁架子的腿,无不在提醒我们,战争结束了,战争也并没有完全结束,战争之后的影响比战争本身的影响更巨大,那块土地上的人们,他们是过着怎么样的生活,他们的人生是否会有新的一页,战争结束了,幸福也就会近了吗?
女人
战争给女人的影响也许不是缺胳膊断腿,更为巨大的伤痛是在内心。昌古的妈妈是属于“上一代人”,有句话说:“男人一夜,女人一生”,昌古的妈妈爱上了美国大兵,这本无可厚非,大兵回美国了,留下一个地址,昌古的妈妈穷尽十多年的时间往那个地址写信,信一次一次被退回,昌古妈妈一次一次寄。大兵还留下了一个人——被别人称为“杂种”的昌古。昌古妈妈整天练习英语,也教会了儿子英语,时时刻刻在盼望着有一天一家三口能在USA团聚,这个愿望很渺小和微薄,然而却永无实现之日。战争留下了什么,一个个支离破碎的家庭,一个个苦无团圆的家人,一个个伤心欲绝的女人?写到美国的信终于有回音了,只是昌古妈妈再也看不见了,在奇特的“公车家”里,抱着儿子的尸体,绝望地点燃了稻草。在冉冉升起的浓烟中,那封迟来的信成了最深的痛。
恩洛是属于“下一代人”,小时候当哥哥的枪靶伤了眼睛,自此姣好的容颜只能藏于头发之后,自此只有小狗能给她慰藉。为了医好自己的眼睛,她委身于美国大兵。两代的女人,都曾经委身于美国大兵,不同的是,在恩洛身上,女性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了,不堪忍受大兵的欺凌用自残的方式换回了自我。记得很久以前看第一遍的时候我一直有个疑问为什么昌古对母亲的乳房耿耿于怀,以至于在最后亲手将其割下。恩洛是在大兵要在其胸口上刻下他的名字时,用笔戳瞎了复明的眼睛,我想上一代的那个美国大兵也干过这样的事,在回国之前,在女子的胸口刻下自己的名字,这是一种占有欲,那是一种变相的侵略,宣告这身体是属于自己,我想昌古妈妈是没有拒绝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昌古要割下其乳的原因,这个印记对于他来说是难以泯灭的耻辱。恩洛拒绝了大兵的无礼要求,用残酷的方式保存了自己的自尊。
狗
金基德电影中总会有一些物体代表着深刻的含义,比如《雏妓》中的金鱼,比如《野兽之都》中鳗鱼,比如《漂流欲室》中的鱼钩。《收件人不详》中狗的分量是相当之重的,捉狗、杀狗、埋狗,交媾的狗、火烧的狗、杀人的狗,狗成了一个巨大的隐喻,以杀狗为生的人最终却像狗一样死在狗的手中,狗像人一样活生生地矗立在电影中,直逼人的地位。
男人
因为混血儿的身份,因为迥异于其他人的外表,昌古在周围的环境里也就显得格格不入,倍受其他人的欺凌。渐渐长大的昌古把怨恨全部发泄在了母亲身上,他开始动手打母亲,撕烂了退回来的信件,摔碎了相框。有种力量是难以估量的,那就是愤恨,当愤恨累积到一定的程度,爆发出来的力量是摧毁性的,连杀狗的过程都不敢看的昌古,用杀狗的方式结束了杀狗人“狗眼”的性命,亲手割下了母亲刻着耻辱印记的乳房,从疾行的车上一头栽到田地里结束了自己“耻辱”的一生。那一个朝天的“V”字,是在宣告昌古最终的胜利,还是用生命对战争进行的一次声讨?这样一个花季少年的悲剧是谁造成的?是让他来到这个世界的母亲,还是一直没有兑现诺言的美国父亲?
吉华是昌古唯一的朋友,一直很喜欢《野兽之都》里两个男人之间心心相惜、以命相护的情谊。在这里,吉华和昌古之间的友情也许是这部残酷得会让人发抖的电影能让我感受到些许阳光的唯一之处。吉华被人推下马路,昌古伸手拉他上来;吉华被人欺负,昌古出手替他报仇;昌古死后,除了妈妈,只有吉华像疯了一样到处寻找他的尸体;昌古的家成了一片火海,囚车中的吉华声嘶力竭地叫喊。
是什么让一个懦弱的人开始反抗?吉华暗恋邻家妹妹恩洛,在恩洛被大兵占有之后,这个胆怯的男生用箭去保卫自己的爱情,在唯一的朋友死后,他用拳头来捍卫自己的尊严。他射伤了美国大兵,他痛打了那两个欺负他的小混混。我们看到一个怯懦的男生蜕变成一个勇狠男人的全过程,这个过程是不忍目睹的,结果是我不愿看到的。偷偷的窥探,精心画好的素描,为心爱女孩寻找小狗四处奔走……那一份纯纯的爱,那一份真真的情,那一个青涩懵懂的少年,已经成了昨日的黄色记忆。环境能改变一个人,同样,环境也能毁灭一个人。
希望
好的电影要给人希望。金基德的电影总是把人性剖析得那么通透,通透到让人绝望,但他也总会在你绝望到底的时候再给你希望的曙光。
《野兽之都》里那张泛黄的全家福是希望,《雏妓》里放入大海的金鱼是希望,《撒玛利亚女孩》里踉踉跄跄行驶的汽车是希望。在《收件人不详》里,恩洛去看望狱中的吉华是希望,不管如何,不管曾发生过什么,他们之间的爱情一直都在,也将继续下去;最后迟来的那封信是希望,也许它迟到了很久,但它毕竟是来了,就算等待它的人已经看不见它的内容,它还是来了,来了,就是希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