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理信息产业公司比较研究结论摘录(第一部分)
(2010-08-07 00:30:05)
标签:
财经 |
在这两个月中,我很担心因为自己视野和专业的局限,把地理信息产业链上的公司价值——放大了,缩小了,偏激了,弄反了。
很多朋友与我讨论过地理信息产业,深圳知本集团董事长吴宇为了我的研究,请过好几个专家与我讨论——辅导基础专业及应用市场状况,他甚至邀请我两周后去甘肃酒泉现场体验卫星发射。很多人都在关注地理信息产业。
我必须得说,我的研究只摸到了地理信息产业很小很小的一部分。这是个极其大的产业——2008年产业规模是700亿,2009年是1000亿,2010年是1500亿。而且中国现在只有4颗北斗卫星上天,离规划的24颗还有很大的距离。这个产业是国家安全的核心战略之一。
我为什么选择地理信息产业作为一个较大课题来研究呢?很根本的原因是,这个产业很大,而目前这个产业里的个体很小。个体小不要紧,它们有些个体必然会长大,小公司变为大公司的过程,就是从小利益变为大利益的过程。
我必须得说,我没有把自己完全放到这个行业的技术环节,更多在研究关键链条及其对应的公司。我研究的公司有:北斗星通、合众思壮、超图软件、四维图新、数字政通和国腾电子。
它们还只是很小很小的花蕾——忽略它们的人,只会看到它们的稚嫩和弱小;重视它们的人,会预期它们的怒放和惊艳。
比如,2009年北斗星通主营业务收入才29498万元,合众思壮42613万元,超图软件15275万,四维图新42875万,数字政通7218万,国腾电子17569万。如果你仅仅从过去的历史财务数据去分析,就应该毫不犹豫把它们从你的投资备忘目录上删除掉。
如果你删除了就会犯利益上的大错误。因为它们中的一些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每年在以30%以上,有的甚至在5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绝对不可以忽略。
过去不重要。现在不重要。重要的是以后。
怎么看待它们未来呢?我十分注意的是这些公司几个层面问题——它在地理信息产业链上的位置及竞争力;它的战略规划及技术能力和市场能力;它的核心客户及核心客户的竞争力;它的核心技术转化为利润指标的能力。另外,我特别关注它们募集资金投向,以及项目与公司目标之间的关系。
我极想准确地告诉投资人,这些公司野心有多大,未来会做到多大。
我极想准确地告诉投资人,这些公司在未来三年摆到你面前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财务结果,折算成利益你投入的1块钱会变为多少块钱。
我极想准确地告诉投资人,这些公司会在什么时间点开始变化,影响它们的因素是什么。
我极想准确地告诉投资人,这个行业的6家公司,谁是你最值得买入的公司。
这就是我接下来几周要做的事情。我尽量通过最简单的比较研究把上面的这几个结论表达出来。供你参考。

加载中…